近日,公安部命名新一批“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克拉瑪依區分局昆侖路派出所(以下簡稱為“昆侖路派出所”)的名字赫然在列。
多年來,昆侖路派出所通過建立嚴密的執法管理流程、深化智慧警務應用、創新多元矛盾化解機制、以及持續延伸便民服務,將“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轉化為具體實踐,顯著提升了轄區的執法質效、治安水平和群眾滿意度。
“零錯案、零變更、零撤銷、零賠償”——過去一年,在受理萬余起接報警、百余起案件、化解千余起矛盾糾紛的繁重任務下,昆侖路派出所交出了這份執法“硬核”成績單,連續五年群眾滿意度測評“非常滿意”達95%以上,是最溫暖的民心回響。
鐵規生威——精細化管理筑牢執法“生命線”
走進昆侖路派出所,“規范”二字無處不在。
執法辦案的源頭,是風險防范的關口。在這里,克拉瑪依區分局案管中心與派出所案管室如同“雙引擎”,緊盯“警情、案件、財物、場所、卷宗”五大執法核心要素,將監督觸角延伸至最前端。
“這個毆打他人案件,處罰決定書引用法條有偏差……”昆侖路派出所兼職法制員饒躍哲通報著上個月的案件考評情況。這樣的細節點評,已成為該所每月雷打不動的固定議程。考評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和重點問題被梳理成《執法建議書》,成為全所民警的執法“錯題本”。
案件100%網上辦理、程序100%網上流轉、流程100%網上監督、證據信息100%網上呈現……派出所的電腦屏幕上,案件辦理進度條清晰可見。從接警到結案,每個環節都在系統中全程留痕。
“網上留痕,全程可溯,既是對當事人負責,也是對民警最好的保護。”該所教導員曹新龍說,“程序違規被有效預防,執法風險有力規避,辦案效率與辦案質量實現了‘雙提升’。”
近年來,該所嚴格落實辦案民警、專職法制員、所隊領導、法制大隊、局領導“五級審核”制度,層層把關,責任到人。
“誰辦案、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責任捆綁制,如同緊箍咒,讓每起案件的經辦人都感受到沉甸甸的責任。案件回訪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和領導責任追究制,則構筑起嚴密的監督閉環,確保執法權力經得起法律和人民的檢驗。
在該所辦案區,電子門禁發出“滴滴”提示音。每個進入辦案區的人員均需刷卡登記,電子門禁與同步錄音錄像實現全覆蓋,物理隔離確保“零干擾、零脫逃、零隱患”。
“現在辦案時心里特別踏實。犯罪嫌疑人必須在專門的執法辦案區接受詢問,辦案區內音視頻全程采集,杜絕單人詢問,并且結案后紙質卷宗與電子卷宗核對一致后存檔至智能安全柜。所有流程都規范透明,當事人服氣,我們也硬氣。”該所民警賽力·哈吉木拉提介紹道。
“四個一律”的要求,讓民警習慣在鏡頭下執法、在監督中辦案,所有執法活動實現“可回溯”管理,為安全、規范、陽光辦案筑起堅實屏障。
智慧鑄劍——科技賦能提升執法新質效
6月12日下午,昆侖路派出所服務大廳的各個窗口前排起了隊,市民張余沒有選擇排隊,而是徑直走向一個特殊的屏幕前。
“‘小克’,我的身份證快到期了,重新辦理需要準備哪些材料?”他對著屏幕問道。
話音剛落,屏幕上一位形象逼真的“警察”立即給出了清晰回復:“需要攜帶原身份證、戶口簿、居住證……”
“真方便,想問的問題找‘小克’也能解決,省得排隊了。”得到答案的張余滿意地說。
他口中的“小克”,是今年1月克拉瑪依市公安局推出的全疆首個“數字人警察”,昆侖路派出所同步投入使用。
“‘小克’能夠提供7*24小時不間斷的政務服務咨詢,快速準確地解讀政策法規、詳細說明辦事指南,讓市民輕松獲取所需信息,極大地減少了群眾跑腿次數。”教導員曹新龍介紹道。
這是昆侖路派出所智慧警務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昆侖路派出所以現代警務視角,將“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融入血脈,全盤規劃警務資源配置。
走進綜合指揮室,巨大的屏幕實時跳動著各類信息。這里堪稱派出所的“智慧大腦”。
“你看,所有內容都整合在這一個平臺上。”曹新龍指著屏幕解釋,“以前系統之間像隔著一堵墻,現在,它們之間的壁壘被完全打通了。”
“這種整合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率提升,視頻監控與數據分析緊密結合,讓案件偵破如虎添翼。”曹新龍補充說道。
過去一年,該所累計為轄區群眾提供精準幫助621人次,收獲43面錦旗。
從“小克”的便捷咨詢,到指揮室的高效調度,一站式辦案、合成作戰、智能管理、全程監督的智慧執法新格局,正在這里悄然成型。
溫情解結——“七色花”綻放矛盾化解新“楓”景
執法有力度,更要有溫度。
走進昆侖路派出所的“七色花”警調工作室,暖色調的裝飾透著平和。退休社區干部司寶霞正耐心傾聽一對年輕夫妻的爭吵。
這里曾化解了1021起各類矛盾糾紛,收獲了14面錦旗和6封表揚信。
這背后,是“人民的矛盾讓人民參與解決”理念的成功實踐。
為打造“調解+服務”綜合體,昆侖路派出所精心選聘了28名在當地有經驗的老干部、老黨員、行業代表擔任人民調解員,經過司法局的系統培訓,成為化解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的行家里手。
“老百姓的煩心事,讓熟悉情況、有經驗的人來幫忙解決,效果往往更好。”曹新龍說。
司寶霞剛調解完一起因寵物犬引發的糾紛。
“雙方開始都憋著火,耐心聽他們說完,再一點點講道理、擺事實,心結就容易解開了。”她分享著自己的經驗。
“七色花”的特色在于整合多方力量。這里不僅是派出所的工作室,也是克拉瑪依區警調對接中心人民調解委員會的駐點。司法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在這里實現“三調聯動”。
遇到復雜情況,調解員可通過視頻系統直接連線區法院法官或區矛調中心的專業律師進行“云端會診”。
工作室還制定了聯動方案,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聯合街道社區、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共同構建起多元化解矛盾的新機制。其總結的“盯、聚、聯、化、訪、宣、治”七項工作方法,將糾紛吸附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這種模式帶來了實際效果,大量非緊急的糾紛類警情被有效分流,減少了派出所的出警壓力,民警能夠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治安防控和案件偵辦等核心工作上。”曹新龍表示。
初心為民——服務延伸繪就最美“昆侖情”
執法的最終落腳點,是服務人民。
在昆侖路派出所戶籍大廳,“一個窗口辦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的“管家式”服務,讓群眾辦事省心省力。派出所推行的“管家式”服務,把“感情牌”打到了群眾心坎上。
服務半徑不斷延伸。轄區內的便民警務站被改造為戶籍業務前置點。近三年,戶籍窗口和前移服務點共接待群眾三萬余人次,辦理業務的辦結率、審批合格率和群眾滿意率均為100%。
“為民”是昆侖路派出所代代相傳的信念。曾在此工作近30年的民警馬恩達多年來扎根基層,處理糾紛1600余起、案件200余起,創下“零投訴”記錄。
2017年,得知居民趙先生的女兒患白血病無力承擔醫藥費,馬恩達立即發起捐款,解了燃眉之急;居民為孩子入學戶口問題焦頭爛額,他多方協調,半天就解決了通常需兩三天才能解決的難題。
如今,他的徒弟馮春良繼續發揮“傳幫帶”的作用。
“師傅教會我,選擇了這身警服,就是要踐行‘為群眾解難題的初心’。這既是人民的期望,更是我們的責任。”馮春良說。
這份為民情懷,也孕育出“鐵老漢”這樣的金字招牌。
85名退休職工在南泉南苑社區民警的帶領下,從最初的磨刀、義診,到參與到治安巡邏、防范宣講、矛盾調解等20余項服務中。
“退休了還能為街坊做點事,挺好。”成員塔依爾·亞森說。
值班民警在綜合指揮室的大屏前值守,巡邏警車穿行在轄區街頭……這份日復一日的堅守,凝結成了各項榮譽:全疆優秀公安基層單位、集體二等功、集體三等功、集體嘉獎、先進黨支部、先進集體……
如今,這份榮譽榜上再添國字號新篇——公安部命名的“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
“這份榮譽是認可,更是鞭策。”昆侖路派出所所長金海表示,“我們將持續在執法規范化上下功夫,在智慧警務上求突破,在化解矛盾上用真情,在服務群眾上做實功,把‘全國示范’這塊牌子擦得更亮,全力守護好轄區的平安和諧。”
近日要覽
審 核:李彤華
值班編輯:王 辰
稿件來源:平安天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