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舞臺,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這個實力的。
作為春晚的“釘子戶”,郭達前前后后20次登上春晚的舞臺,給觀眾們帶來了無數經典的作品,也給我們留下了更多的歡聲笑語。
在舞臺上,他和蔡明配合的天衣無縫,而且兩個人是一直扮演的是夫妻的角色,以至于很多人都誤以為蔡明就是郭達的妻子。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們只是合作關系,而郭達的妻子另有他人,而且當郭達的妻子身份公開后,很多人不禁直呼“原來她就是郭達的妻子,怪不得他能20次上春晚”。
郭達的妻子到底是誰,她有什么通天本領讓丈夫成了春晚釘子戶?
藏在細節里的愛意
1974年的陜西話劇院排練廳,19歲的郭達正為《霓虹燈下的哨兵》排練著,不小心一個趔趄撞在道具架上,嶄新的演出服衣領被勾出一道大口子。
當時的郭達剛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一身力氣都用在琢磨表演上,縫補這種細活完全摸不著頭腦。
就在郭達為衣服的破洞愁眉不展的時候,同事對著不遠處的一個女孩對他說:“你去找她,她的針線活比縫紉機還準。”
同事給郭達推薦的這個女孩就是吳芳,吳芳當時是劇院的服裝師,正趴在桌子上改戲服樣稿。陽光透過窗戶落在她發梢,手里的粉筆在布料上畫著弧線,吳芳看到郭達走過來,手里拿著衣服,她就明白了。
吳芳抬頭時眼里帶著笑意,她對郭達說:“放這吧,明早來取。”
第二天取衣服時,郭達發現破口處被縫成了一朵小小的山茶花,針腳細得幾乎看不見。
原來吳芳嫌補丁丑,故意繡個小花掩蓋一下。
從那天起,郭達總“不小心”弄破衣服,今天是袖口磨毛,明天是褲腳開線。
漸漸的,劇院的年輕人都知道郭達喜歡上了吳芳,但他卻不敢去表白,郭達總覺得自己配不上吳芳,因為家徒四壁的他,還是非常自卑的。
直到一次暴雨,郭達看到吳芳冒雨把他曬在院里的被褥收進自己房間,才鼓起勇氣說出了自己喜歡吳芳的話,而且他還一五一十的說出了自己家的實際情況。
沒想到吳芳不但沒有嫌棄他,還答應和他在一起相處試試,就這樣,郭達和吳芳談起了戀愛。
從話劇到小品
郭達和吳芳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后,發現對方就是自己要找的另一半,而且吳芳從未嫌棄過郭達家里窮,她一直在背后默默的鼓勵著郭達。
最終兩個人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為了不辜負妻子的信任,郭達工作的時候更加賣力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話劇舞臺漸漸冷清了起來,劇院的演出場次從每周五場降到兩場,郭達看著臺下稀稀拉拉的觀眾,夜里總翻來覆去睡不著。
吳芳也感覺到了郭達的壓力,于是她提議讓郭達試試小品,在當時小品當時還是新鮮事物,陜西話劇院沒人敢碰,郭達更是心里沒底。
更現實的是,改編劇本、做新行頭都需要錢,那天晚上,吳芳翻出一個鐵皮盒,倒出里面的150元錢,那是她攢了半年的工資,還有三張肉票。
吳芳把這些錢全部交給了郭達,讓他勇敢去嘗試,妻子的支持給郭達帶來了信心。
郭達請編劇改了《產房門前》的劇本,把陜西方言里的幽默揉進去。
而吳芳熬了三個通宵,用肉票換來的布料做了件深灰色西裝,袖口內側偷偷繡了個平安結。沒想到的是,郭達憑借著自己的話劇功底和幽默的表演,很快就受到了觀眾的喜歡。
對于這個耳目一新的小品表演,大家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郭達也從此走上了小品這條路。
1987年,郭達接到了央視的邀請,在春晚的后臺,郭達不斷的平息著自己的心情,他想起了妻子經常對他說的那句話“只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
那晚的《產房門前》火了,觀眾記住了那個操著陜西話的“愣頭青”,卻沒人知道,他謝幕時微微鞠躬的弧度里,藏著吳芳用三張肉票換來的底氣。
更難的是1988年,郭達想再上春晚,卻被導演說少點新意。
郭達愁的蹲在央視大樓門口抽煙,吳芳騎著自行車從陜西趕來,車筐里裝著一沓設計草圖。
原來吳芳專門給他設計了新造型,圖上的陜北頭巾和羊皮襖非常的經典,為了請人做道具,吳芳還悄悄賣掉了母親留給她的金戒指。
那年春晚,郭達穿著吳芳設計的羊皮襖演完《清官難斷家務事》,后臺導演拍著他的肩膀說:“這股土勁兒,絕了!”
郭達跑下臺后第一個給吳芳打去了電話,他們兩個人都激動的久久不語。
吳芳總能在關鍵時刻,給郭達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所以郭達能夠20次登上春晚的舞臺,也離不開吳芳的默默付出。
春晚后臺的隱形守護者
除了對郭達事業上的幫助外,吳芳更關心郭達的身體,而且還把家里的老小都照顧的非常好,她只想讓郭達一心一意演好小品。
每年春晚彩排,他總要熬到凌晨三四點,改臺詞、順動作,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
吳芳不放心,每年春晚前都會提前來北京,住劇院的招待所,每天提著保溫桶去彩排現場,桶里有時是小米粥,有時是煮得軟爛的羊肉湯。
有一年彩排,郭達因為緊張忘詞,下來后蹲在墻角抽煙,吳芳沒說什么,只是把他的演出服脫下來,重新熨燙。
她的默默付出都給了郭達更大的勇氣和力量,而且對于大家一致誤以為的郭達和蔡明才是夫妻時,吳芳也從未放在心上,因為她知道,丈夫心里只有她一人。
從舞臺喧囂到灶臺煙火
2011年春晚彩排結束后,郭達在后臺的椅子上坐著,半天沒動,吳芳走過去,發現他鬢角的白發又多了些。
吳芳心疼的勸說郭達不要再這么拼了,于是郭達決定退出春晚的舞臺,他要留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
當郭達退出春晚的決定公布后,他收到很多觀眾的信,問他什么時候再回來。
郭達心里不是滋味,為了讓他散心,吳芳拉著他去了陜西老家,在母親留下的老院里,她教郭達種菜,陪他給父親的小提琴換弦。
2017年郭達參加綜藝,吳芳跟著去了錄制現場,節目里,郭達表演陜西話版小品,臺下笑聲雷動,他望向觀眾席,吳芳正舉著手機錄像,眼里的笑意和當年在劇院時一模一樣。
如今的郭達很少出現在鏡頭前,大部分時間都在家研究菜譜。
吳芳總說他做的油潑面沒她做得香,卻每次都吃得精光。有
次整理舊物,郭達翻出那套穿了20年的針線筐,里面還躺著半張樂譜,《梁祝》的旋律依稀可見。”
郭達20次春晚的榮光,像一串珍珠,而吳芳的針線,就是串起這一切的線。
他們之間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只有細水長流,從破衣領上的山茶花,到退幕后的灶臺煙火。吳芳用一輩子證明,最好的支撐,從不是站在聚光燈下,而是在你回頭時,總有一盞燈為你亮著。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