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現在經常屏蔽文章,不錯過文章點↓設為星標!
7月7日,滬指漲0.02%,深成指跌0.7%,創業板指跌1.21%,北證50指數跌0.93%。全市場成交額12270億元,較上日縮量2274億元。全市場超3200只個股上漲。
收盤海螺指數5(滿分10分),30人里14賺,四舍五入5。
今日具體實盤盈虧如下:
今日倒數TOP1 碎花回本之路 -4%
今日正數TOP1 追高的韭菜+6.82%
昨天外賣 平臺搞了波大戰,進攻方是阿里( 淘寶閃購+餓了么 ),防守方是美團。 淘寶閃購此前宣布500億補貼計劃,目標直指“單量對齊美團”;而美 團直接來了波突襲活動,奶茶漢堡0元購,直接1.2億單,宣誓行業老大位置不可動搖。
淘寶美團打到不可開交,最開心的是奶茶店,昨天全部爆單,今天股價集體大漲:
這件事本身倒沒啥好說的,淘寶想聯合餓了么搶占美團市場份額罷了,很正常的商業行為,之前京東搞外賣也是整這么一出。
讓我比較意外的是這個活動時間,要知道高層剛剛開會強調反內卷, 市場監管總局還聯合中央網信辦、人社部等五部門約談京東、美團、餓了么。這也沒過去多久,外賣平臺就又卷起來了。雖然消費者是開心的喝到了低價奶茶,但這也確實說明了,民企不容易受到政策反內卷約束。
我們可以想一想當年央視記者采訪問的馬科長:
記者問:“目前為止我們鋼鐵產能情況怎么樣?”。
馬科長回答:“鋼鐵我們歷史發展比較長,產業工人比較豐富。”(強調產業歷史與就業依賴性)。
記者追問產能具體數據時,馬科長回應:
“我們實施精鋼戰略是想在調整布局的過程中,提高裝備水平,做好節能減排,搞好循環經濟發展。”
馬科長并沒不知道,但是有時候裝糊涂是很重要的,去產能不是簡簡單單一句話,他后面是要關閉很多產線,很多產業工人失業,很多企業倒閉。這種利益問題一時半會很難解決,所以前段時間要強調并購重組,用金融的力量去服務實體,把一些小產能給消化掉,最好是讓行業內能活下去的巨頭們,出錢去給這些小企業遣散或者吞并,這樣也不用地方政府出錢。
像光伏和汽車行業,和當時的鋼鐵行業還是很不一樣的,鋼鐵很多是國企央企,所以行政手段更有效。而光伏和汽車行業,基本上都是私企,那更多的就是要錢去解決,誰來出這個錢,就是個問題。
像光伏行業5月份出了個700億并購基金 方案,由六大巨頭通威、協鑫、大全、新特、東方希望、亞洲硅業六家頭部硅 料企業聯合發起,計劃成立700億元并購基金,把二線企業的產能都收購,然后關停。這六家企業就變成了 “多晶硅OPEC”主導定價權,如果硅料價格回升,他們就可以慢慢賺錢。
但這700億,要說服這些現金流本不充裕的光伏公司掏出來,說實話也有些難度,而且收購來的產能,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報廢,那為啥大廠不直接利用自己的成本優勢卷死同行。對他們而言,無非是等待對手出清,和收購對手讓他們一次性出清兩種選擇,前者不用掏錢,后者還需要掏錢,我覺得很少會有企業選后者吧。
再回到剛剛說的外賣大戰上,反內卷是口號,具體落實下來,美團和淘寶隨時都可能繼續打價格戰爭奪客戶,對于民企來說,利益是最重要的,很多時候并不能有效配合政策和宏觀調控,內卷是爭奪有效資源的必然途徑。蛋糕就這么大,誰不想多分一點?
所以海螺個人認為,各行各業的內卷大戰可能不會結束,反內卷任重而道遠!光伏行業適合在市場好的時候作為反彈的彈性標的參與,不適合去博弈底部反轉長期持有。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每天文末例行投票,觀察市場情緒:
粉絲福利:股萬0.85免5,ETF轉債萬0.5免5,兩融3.5%,逆回購1折,期貨開戶,港美免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