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面對持續高溫及溺水事故高發風險,淮北市烈山區楊莊街道人大代表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群眾、依法履職盡責的優勢,以“排查有力度、宣傳有廣度、監督有強度”的實際行動,織密織牢防溺水安全防線。
一線排查出實招,筑牢設施“防護墻”
人大代表們聚焦轄區內河流、池塘、溝渠等重點水域,組建“代表巡查隊”開展“地毯式”隱患排查,詳細記錄警示牌老化、救生設備不足等問題,形成《防溺水隱患臺賬》。針對發現的短板,代表們通過提出建議、聯系對接等方式,推動相關部門迅速整改,在蕭濉新河、龍岱河、老濉河、友誼溝、各社區池塘等更新醒目警示牌100余塊,在人流密集水域增設救生圈、長桿等應急設備20余套。同時,針對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重點群體,聯合學校、社區建立“家校社”聯動提醒機制,確保監護責任落到實處。
多元宣傳拓渠道,繃緊意識“安全弦”
為讓防溺水知識深入人心,代表們創新宣傳載體,打造“線上+線下”立體宣傳矩陣。線下,走進學校開展“防溺水公開課”,通過案例講解、情景模擬、應急演練等形式,讓學生掌握“六不準”原則和自救技能。線上,利用代表微信群、村(居)民聯絡群等平臺,轉發溺水案例、救援視頻20余條,形成“學生受教育、家長受觸動、社會共關注”的良好氛圍。
跟蹤監督求實效,壓實責任“責任鏈”
人大代表主動對接水利、教育、應急等部門,通過專題調研、座談詢問等方式,了解防溺水工作部署及落實情況,對巡查頻次不足、整改不到位等問題提出整改建議12條。開展“回頭看”行動,對重點水域防護設施完善、巡查值守等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責任單位將“紙上措施”轉化為“實際行動”,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代表監督、群眾參與”的工作格局,確保防溺水工作落地見效。
截至目前,在楊莊街道人大代表的積極推動下,轄區內重點水域安全隱患整改率達98%,群眾防溺水意識明顯增強,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構筑了堅實的“人大防線”。(王健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