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盲狗、養牙膏、超市“趕海”、撿果實貝殼、“痛”式畢業、米雕、鉤針編織......實用價值外,越來越多用戶開始以興趣為紐帶,隨著多元化興趣圈層的生長,小紅書也正逐步由“生活指南”真正走向“生活興趣社區”。
7月4日-7月13日,小紅書正式在上海開辦首個《太好了!是沒用的興趣展》,據悉,此次展會共設置了六個展區,包括萬物皆可養、囤門永存、我谷豐登、萬物皆可解壓、手搓萬物、人間美好觀察機,共陳列了超30種來自社區的小興趣,超過50種來自用戶的興趣作品。據統計,截至2025年6月,小紅書平臺的興趣標簽已經超過了2500個。
“痛”萬物、養萬物,“沒用”的興趣正興起
在谷子經濟爆火的當下,將隨身背包改造為“精神展示窗”的痛包文化正在小紅書流行,從打工人必備的“止痛藥痛包”到學生黨的“五三痛包”,甚至到“財神爺痛包”,“萬物皆可痛”正在各個不同群體中受到熱議,相關展品也陳列在了此次“我谷豐登”展區中。
除了痛包以外,一股極具個性色彩的“爆改學士服”風潮也正席卷校園畢業季。據小紅書官方數據顯示,截至6月13日,在小紅書平臺上關于“痛帽/痛學士服/簪谷學士服”等相關關鍵詞的搜索量同比增長了30倍,相關話題曝光量超過7000萬,近一個半月發布了近萬篇相關筆記。
此次展區內也展出了幾款痛學士服、學士帽,在現場,來自上海理工大學的痛學士服創作者@青柳告訴南都記者,“我是從上大學以后開始買谷的,今年畢業我想有創意一點,但網上比較火的像漢服畢業這些還是比較適合女生,我就想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的谷子和學士服結合一下。我畢業穿的‘痛’學士服上一共扎了63個左右的谷子,大約三四斤,包括了秦時明月、名偵探柯南、原神、偷星九月天等各類IP的官方及同人谷,當時拍一下午脖子都勒出印了,發在小紅書上以后,也有很多人評論想來模仿。”
公開資料介紹,谷子一詞由Goods(商品)音譯而來,即漫畫、動畫、游戲、偶像、特攝等版權作品衍生出的周邊產品,屬于二次元相關產品。而在小紅書此次展區中,還有一個獨特的展臺吸引了大波駐足圍觀——“用谷子做谷子”,即在各類米粒上進行二次元形象創作,這也帶來了非遺文化與二次元文化的碰撞。
其創作者小紅書博主@李拜天告訴南都記者,“我自學了六年的核雕,是從今年4月開始轉向做米雕的,想做得比核雕更極致一點,所以選擇了米雕,小麥粒、糯米這些都會用到。相比來講,米雕主要難在米粒太小了,我需要控制力度,現在用的刀具一般都是0.05毫米的刀尖,雕完以后用甲油膠上色。”
在“痛”萬物之外,從精心打理芒果核制成“芒狗”,到記錄掉落水池的牙膏的“飼養日記”,再到各類辦公室桌養寵、超市水產區“趕海”......甚至盤核桃、香皂、橘子、堿水面包、玉米,主打陪伴與解壓的“萬物皆可養”相關內容,也在小紅書上得到廣泛關注,諸多稀奇古怪的展品此番也被放置在展區內,而這些看似無厘頭的行為背后實則展現了當代年輕人獨特的腦洞和情感表達方式。
成為觀察家、收藏師,年輕人樂于發現小確幸
畫云、觀鳥、將藍天草地裝進膠囊......網友們紛紛開始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己為大自然所寫的詩,這些內容也在“人間美好觀察機”展區多有陳列。據小紅書方面介紹,已有超102100朵云被“靈魂畫手”們在小紅書上記錄下來,在@椅子bot里,平均一張椅子就有5040個小紅薯圍觀,觀鳥也正走向大眾,搜索量暴漲19倍,投稿主力用戶從35歲降至25歲,“手機觀鳥”量是前10年總和的3.5倍。另外,將生活場景和詩歌結合的方式,也成為了一種新的詩歌寫作趨勢,話題#詩歌漫游計劃的瀏覽量已經超過1500萬。
除此之外,也有許多大自然的“收藏家”在小紅書上線,他們熱衷于撿棍子、收集杯套、做植物標本、撿拾果實和貝殼等等。以撿拾果實為例,小紅書博主@心如童鞋是從去年年初撿到稀奇古怪的果實后,開始在小紅書發布內容的,也隨之開始系統收集果實,她會從形狀、顏色、脈絡、聲音等不同維度觀察和分享種子,并因此積累了2.6萬粉絲和許多“果友”。
在心如童鞋看來,收藏果實高度依賴人與人之間的互換互贈,果實生存各有其法,有地域性,也有季節性。在她收藏的果實中,也有不少是同小紅書果友交換或者受果友贈送而來。“在看到那么多聰明的果實,在小紅書和這么多有趣的人建立了連接,經歷了人跟人之間一次次善意的交集,會覺得果實是一個通道,讓我跟更大的世界建立起了連接”。她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各式各樣的“觀察家”“收藏師”外,隨著年輕人文化自信的高漲,小紅書上甚至可以看到有用戶在學習、挑戰倉頡,或是復刻博物館千年文物,小紅書方面也將諸如此類歸于“手搓萬物”展區之中。據小紅書介紹,當前,小紅書上有603位“當代倉頡”正在創造屬于自己的秘密語言,這些用戶設計出各種造型獨特的原創文字符號系統,從象形文字到拼音變體,甚至有人為自創文字變了本詞典。
同時,鉤織的熱度也正逐日走高,數據顯示,小紅書上鉤針相關內容已經有近600萬篇,累計閱讀數超91億,相關評論數量近3000萬條。其中,小紅書博主@卡醬入坑鉤針一年半后,已經陸續復刻出了四羊方尊、九龍鳳冠、青銅像、亞丑鉞等千年文物。
采寫:南都見習記者 朱可軒 發自上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