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降低體重,很多人嘗試過不吃米飯、面條之類的主食,過不了幾天,體重就會快速下降,這是什么原理呢?
首先,米飯和面條是碳水化合物主食,也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人體攝入主食后會將碳水化合物分解為葡萄糖,為身體提供能量。
當我們大量食用米飯和面條時,多余的葡萄糖就會轉化為糖原儲存起來。一般來說,身體每儲存1克糖原,大約會結合3 - 4克的水。
而當我們停止攝入米飯和面條后,身體就會分解體內的儲備糖原,糖原的分解就會伴隨著水分的排出,體重下降速度也會很快。但是,這個過程中主要是水分的流失(身體的脫水效應),而不是脂肪的分解。
這種現象常見于生酮/低碳飲食初期,這是身體從「燃糖模式」切換到「燃脂模式」的過渡現象。
其次,米飯和面條的升糖指數較高,攝入后會使血糖迅速上升,進而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胰島素會將血糖轉化為能量或儲存起來,而過量主食的攝入容易導致脂肪的堆積。
當我們停止主食的攝入量后,身體血糖波動相對減小,胰島素分泌也會趨于穩定,這個時候身體就會逐漸從消耗糖原儲備轉向分解脂肪,這個時候體重也會進一步下降。
第三,米飯、面條之類的主食熱量是比較高的。當我們不吃米飯和面條等主食后,如果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蔬菜,也意味著熱量攝入會大幅度下降。
正常人一天會攝入350-450克主食,而很多身材肥胖的人可能會攝入更多的主食。而100克米飯的熱量大概是120大卡,400克主食的熱量差不多是480大卡。
如果你改為400克蔬菜(100克蔬菜的熱量大概是20-25大卡),一天下來就能少攝入380-400大卡的熱量。
當身體消耗的熱量大于攝入的熱量時,身體就會開始消耗儲存的脂肪來提供能量,體重也會進一步下降。
總結:
雖然不吃米飯和面條可能會讓體重快速下降,但是前期減掉的大部分是水分跟肌肉,到了后期才會逐漸消耗體內的脂肪。
不過,長期不攝入碳水化合物是不利于身體健康的,你容易出現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肌肉的流失會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減肥也會越來越困難。一旦恢復主食的攝入,身體也會快速囤積脂肪,體重很容易反彈。
真正的健康減脂=合理的熱量缺口+蛋白質充足+適度碳水+可持續習慣。
要想健康的瘦下來,不是一味地拒絕米飯和面條,而是應該合理控制主食的攝入量,并且均衡營養攝入。減肥期間,可以控制為每餐一拳頭的分量,讓身體保持代謝動力。
建議,選擇糙米、燕麥、紅薯等低GI主食(保留飽腹感+纖維),減少精制碳水后,腸道菌群可能向更健康的方向調整,可以降低體內炎癥水平,可以更好的穩定血糖,延長飽腹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