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裴龍翔 通訊員 林青樾 謝蓓
近日,上海航空電器有限公司喜獲“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稱號。這家擁有70年歷史的軍工裝備研制的“國家隊”,是如何在閔行、金山兩大廠區,為1400余名職工撐起堅實的安全防護傘?答案就藏在公司創新實踐的“1362”安全工作法中。
在這套安全管理的系統工作法中,上電通過堅持“1”個原則,即“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將安全生產深度融入黨建,實現責任共擔;以“3”包機制織密責任網,形成了從班子成員、職能部門到業務部門的三個層級的“三包責任制”;通過“6”項主題活動激發內生動力,號召全員參與主題實踐活動;聚焦“2”大重點,以意識提升和文化建設為抓手,精準發力,監督有力,實現教育入腦入心,將安全“置頂”關注,將平安融入日常,讓紅線意識、底線思維厚植在每位員工心中。
在公司構建的嚴密的全員安全責任體系中,其關鍵在于《安全生產、職業健康責任制實施辦法》的有效落實,上電通過積極發揮領導層的“頭雁效應”,各級領導以身作則,常態化深入生產一線,帶頭排查隱患、解決難題。同時,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制,確保每個崗位、每個環節的安全責任清晰明確,做到人人都是安全員。
安全文化的建設也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為了讓安全文化浸潤人心,公司結合業務特點和員工需求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參與性強、覆蓋面廣的安全主題活動。如安全應急技能知識競賽提升實戰能力,開展主題征文、安全承諾簽名強化意識,特別是通過“安全我參與,大家來找茬”等活動,鼓勵員工化身“安全啄木鳥”,主動發現、報告身邊隱患,成效顯著。除此以外,公司進一步暢通和優化合理化建議渠道,匯集職工群體智慧,以分工會和部門為單位,推廣員工午休工位操活動,以勞逸結合,潛移默化的方式規范作業行為。進一步營造了“人人講安全、事事為安全、時時想安全”的濃厚氛圍,讓安全從“要求”變成了“習慣”。
為了將安全生產警示教育走深走實,上電還利用線上線下多元載體,開展了針對性強的案例警示和急救知識普及,切實提升員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意識和能力,筑牢思想“防火墻”。同時,還發揮工會組織優勢,以群眾監督筑牢防線,組建了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這支由職工代表組成的監督力量,定期深入現場,緊盯勞動防護、操作規程執行和職業病危害源,進行細致排查,構建了一張“群眾性、常態化、無死角”的安全監督網絡,成為專業管理的重要支撐。
通過持續深化“1362”工作法和“安康杯”競賽,為上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安全成效,管理制度更健全了、體系運行更高效了、工會監督更規范了。最直接的體現是實現了職工“零”新增職業病、“零”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廠區“零”消防事故的安全目標。公司還成功通過軍工系統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單位認證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安全基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