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黔北,山野染翠。初夏時節(jié),貴州正安縣的煙田里,一排排烤煙植株挺拔舒展,墨綠的葉片在陽光下泛著光澤,而在煙壟之間的溝畦里,嫩綠的大豆苗正頂著露珠悄然生長,勾勒出一幅糧煙融合的生機畫卷。
在正安縣謝壩鄉(xiāng)上觀村的煙田里,煙農老王正沿著壟溝間隙彎腰點播大豆,汗水沿著額角滑落:“以前這溝溝空著長草,現(xiàn)在按煙草局的新法子點豆子,秋后能多收幾百塊,這可是白撿的收成!”老王口中的“新法子”,正是正安縣煙草分公司全面推廣的“大豆——烤煙間作”種植模式。
按照省市公司的要求,結合當?shù)乜緹煼N植生產實際,正安縣煙草分公司出臺了《2025年大豆-烤煙間作種植示范推廣方案》。據(jù)悉,今年全縣計劃推廣5000畝,覆蓋謝壩、班竹、鳳儀、廟塘四大種煙鄉(xiāng)鎮(zhèn),其中田間示范點達1500畝。這一舉措背后,是“糧煙融合”戰(zhàn)略的扎實落地。
為切實保障煙農收益、提振產業(yè)信心,正安縣煙草分公司組建了工作專班,由農技專家、管理骨干構成的專項工作組駐點督導,更建立覆蓋種植全周期的績效考核機制,確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工作組精心挑選示范區(qū),組織采購并發(fā)放大豆種源,為煙農開展技術培訓指導,并且負責收集示范數(shù)據(jù),準備田間鑒評。從方案編制、示范區(qū)規(guī)劃、再到技術培訓,正安縣煙草分公司構建起“政策保障-技術支撐-過程管控-效果評估”的全流程閉環(huán)管理體系,為煙農穩(wěn)定增收和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堅實保障。
在謝壩鄉(xiāng)田間示范點,500畝連片煙田率先鋪開新圖景。正安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統(tǒng)一配發(fā)的黔豆11號、安豆10號等矮稈豆種,每畝2斤豆種,1010穴。“示范點種子由公司兜底,咱們就出點力氣!”煙農張大娘起初擔心豆種錢打水漂,得知免費供種后眉頭舒展。播種窗口靈活,從4月10日到5月10日皆可,煙栽前后皆宜,極大方便了農事安排。技術員反復叮囑:豆種下地后,無需額外施肥,僅必要時人工除草,田間管理成本近乎于零。
“該間作方式每畝可以額外收獲80-100斤大豆,約320-400元,在不改變目前烤煙種植方式和不影響烤煙的田間管理的基礎上,還能實現(xiàn)增收?!闭部h煙草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到。
走進班竹站的田間示范點,連片的烤煙長勢喜人,田間大豆也已破土而出,嫩綠的幼苗在微風中搖曳。種植戶老李興奮地指著自家的煙田說:“去年我就聽說過這種間作模式,今年終于自己實踐了。看著這些大豆和烤煙一起生長,就像看到了雙份的豐收希望。按照煙草公司給的品種和方法種植,大豆的長勢比我預想的還要好,等收獲的時候肯定能賣個好價錢?!?/p>
春風拂過,壟上煙苗舒展新葉,溝內豆種靜待萌發(fā)。一幅綠色高效的農業(yè)畫卷正在正安山鄉(xiāng)徐徐鋪展。待到金秋,這里將迎來煙葉醇香與豆粒飽滿的雙重饋贈——科技賦能下的古老土地,正以“糧煙攜手”的智慧,譜寫一曲充滿希望的田園新歌。(圖片由陳驥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