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GLP-1類藥物以超500億美元全球銷售收入重塑醫藥市場,減肥藥熱潮持續推高資本熱度。醫藥魔方NextPharma?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減肥領域交易額已達2024年全年的1.5倍,創下歷史新高。
圖1. 2018至2025上半年全球減肥藥領域交易趨勢(截至2025-06-30,不含公司并購)
當GLP-1賽道陷入紅海競爭,一個關鍵問題浮出水面:誰將成為下一個減肥藥爆款靶點?資本用真金白銀投出了明確答案。
2025年3月,短短10天內,兩家跨國制藥巨頭接連落子:艾伯維以22.25億美元押注Gubra的長效Amylin類似物GUB014295;羅氏緊隨其后,以53億美元重倉Zealand Pharma的Amylin類似物Petrelintide。兩筆豪賭總額超75億美元,資本洪流正涌向Amylin靶點。
在GLP-1卷入注射頻率、給藥方式、多靶點聯合與價格戰之際,Amylin憑借其減重機制差異化與潛在臨床優勢,正成為巨頭破局下一代療法的戰略要塞。
Amylin的前世今生
Amylin(胰淀素)是一種由37個氨基酸組成的飽腹感多肽激素,由胰腺β細胞與胰島素協同釋放入血。它通過激活大腦飽腹感通路抑制食欲,同時延緩胃排空、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具有多重減重機制。
與GLP-1類藥物相比,其核心差異化價值在于顯著提升肌肉保留率(減脂保肌)、胃腸道耐受性更優,并通過增強飽腹感而非誘導食物厭惡實現更生理性的體重控制,是GLP-1單靶點或多靶點療法的完美互補。
Amylin靶點的探索始于1987年,瑞典病理學家Westermark首次在糖尿病患者胰腺中發現淀粉樣沉積物,同期新西蘭學者Cooper將其命名為胰淀素。歷經近20年發展,2005年全球首個Amylin類似物普蘭林肽獲FDA批準上市,用于糖尿病輔助治療,但受限于療效與副作用未能廣泛應用。
此后20年,Amylin靶點研發陷入沉寂,直至2025年迎來爆發拐點:1)禮來Eloralintide單藥12周減重11.3%,且惡心率僅8%;2)諾和諾德口服Amycretin刷新紀錄,實現12周減重13.1%;3)羅氏以53億美元引進Zealand Pharma的Petrelintide,創該靶點交易之最。
據醫藥魔方NextPharma?數據庫,全球針對Amylin及Amylin受體(Amylin receptor,AMYR)的在研管線有30余條,作用機制覆蓋Amylin類似物、AMYR激動劑、AMYR/GLP-1R雙重激動劑、AMYR/CALCR(降鈣素受體)雙重激動劑等多元路徑。
Amylin賽道研發進展呈現梯隊分化,普蘭林肽仍是唯一上市藥物,諾和諾德領跑臨床管線,而中國藥企同樣擁有突破性進展,博瑞醫藥的BGM1812有望成為國產首個進入臨床的選擇性Amylin類似物,標志著本土力量正式加入這場千億賽道競逐。
MNC競逐激烈
▌諾和諾德
作為布局Amylin靶點的領先玩家,諾和諾德構建了最完整的研發矩陣,試圖通過Amylin實現與禮來的差異化競爭,其中兩款重要管線已經進入III期臨床,另有多個管線正在進行II期、I期臨床研究。
CagriSema(NN9388)是由諾和諾德開發的Amylin類似物卡格列肽(Cagrilintide)與GLP-1受體激動劑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組成的復方制劑。在2025年美國糖尿病協會科學年會(ADA 2025)上,諾和諾德公布了該藥的兩項關鍵III期試驗數據。REDEFINE 1(非糖尿病超重或肥胖人群)試驗研究結果顯示,經CagriSema治療68周后,患者平均體重減少20.4%,顯著優于單靶點對照藥和安慰劑;REDEFINE-2(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試驗研究結果顯示,CagriSema組的平均體重下降達13.7%,同時伴有優異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控制。
Amycretin(NN9487)是全球首個口服AMYR/GLP-1R雙靶點激動劑,諾和諾德也在ADA 2025上披露了其皮下注射與口服劑型的臨床數據。皮下注射劑型(Ib/IIa期)試驗中,125例超重/肥胖患者接受治療,最高劑量組(60mg/周)治療36周實現體重降低24.3%,主要不良事件為輕中度胃腸道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多數呈可逆性,停藥后緩解;口服劑型(I期)試驗中,144例受試者接受每日給藥12周,100mg劑量組平均減重達13.1%,安全性譜與注射劑型一致,以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輕中度胃腸事件為主。
▌禮來
憑借替爾泊肽(Tirzepatide)奠定雙靶點減重基石后,禮來以快速迭代策略強勢切入Amylin賽道,通過自研Eloralintide單藥及與替爾泊肽聯用的三重機制療法,直擊胃腸道耐受性痛點,試圖以“安全性+協同增效”破局現有療法局限。
Eloralintide(LY3841136)是一種皮下注射的選擇性長效AMYR激動劑。在諾和諾德公布了其Amylin新藥數據后,禮來也于ADA 2025大會同步披露了Eloralintide的I期臨床進展。研究顯示,肥胖或超重患者接受Eloralintide與Tirzepatide(GLP-1R/GIPR雙靶點激動劑)聯合治療12周后,體重降幅最高達11.3%,接近當前GLP-1單藥療效水平。值得關注的是,該方案將惡心發生率降至8%,有望根本性解決現有減肥藥因胃腸不耐受導致的超80%兩年停藥率行業難題。
從作用機制看,Amylin與GLP-1/GIP三重通路形成協同效應:Eloralintide通過激活大腦飽腹感中樞抑制食欲,而替爾泊肽同步調節血糖穩態與能量代謝,在增效同時規避單靶點藥物耐藥性問題。安全性維度上,Eloralintide也展現優異的胃腸道耐受性。有分析師指出,Eloralintide與替爾泊肽的復方制劑可能將成為禮來新一代減重支柱,為企業在后專利時代延續市場領導力提供新支柱。
▌阿斯利康
依托收購AmylinPharmaceuticals(普蘭林肽的原研公司)的靶點積淀,阿斯利康以“聯合療法+長效化”雙軌重塑Amylin價值,其戰略重心在于突破單靶點療效瓶頸,同時優化給藥頻率以提升患者依從性。
AZD6234是阿斯利康自研的一款Amylin類似物,可用于治療肥胖、超重和2型糖尿病。在臨床I期劑量遞增研究中,AZD6234顯示出療效和良好的耐受性,單次2.7mg劑量給藥后,全球隊列與日本人群隊列分別實現1.7%和3.8%的顯著體重下降。該藥物展現出優異的安全性特征,胃腸道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同類產品,支持每周一次皮下給藥。
基于這一積極信號,2025年3月,阿斯利康啟動了AZD6234聯合AZD9550(GLP-1R/GCGR雙靶點激動劑)治療肥胖或超重的IIb期臨床試驗,預計2026年6月完成。阿斯利康表示,這種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的聯合治療方案有望發揮三重作用機制,不僅有望突破現有雙靶點藥物的減重天花板,更可能通過多通路平衡降低胃腸道副作用風險,為高耐受性減重療法樹立新標桿。
▌羅氏、艾伯維
Amylin藥物的持續突破吸引了更多MNC搶灘入局。2025年3月,相隔不到10天,艾伯維與羅氏相繼宣布重磅交易,強勢進軍Amylin賽道:
3月3日,艾伯維以22.25億美元引進Gubra的Amylin類似物GUB014295。臨床I期的SAD數據顯示,GUB014295的PK/PD表現優異,單次給藥的半衰期約為11天,優于Cagrilintide的7天,有望支持每2周給藥一次。從治療效果來看,體重降低與劑量展現出了明確的量效關系,高劑量組單次給藥一周之后體重即可實現3%左右的降幅,且體重降低可以維持6周以上無反彈。
3月12日,羅氏53億美元引進Zealand Pharma的Amylin類似物Petrelintide,該藥物可用于單藥治療或與CT-388(羅氏的一款GLP-1R/GIPR雙激動劑)形成固定劑量組合。I期臨床試驗顯示該藥物16周減重8.6%,臨床II期試驗已啟動。
國內領先玩家
當眾多國際制藥巨頭重金布局Amylin管線時,國內布局該靶點的藥企及biotech卻屈指可數,這或許與Amylin藥物研發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有關。
含有37個氨基酸的Amylin分子長期受困于頑固的纖維化傾向與制劑穩定性難題,這導致首個上市藥物普蘭林肽(2005年獲批)始終未能突破療效瓶頸,其降糖效果弱于胰島素,且易誘發抗體介導的副作用。要突破這些難題,必須依托冷凍電鏡解析受體結構、AI輔助分子設計等前沿技術,成本投入相對較高。
▌博瑞醫藥
博瑞醫藥是國內率先布局Amylin的公司之一,其利用AI驅動的分子優化技術攻克Amylin藥物開發難題,同時依托自研GLP-1R/GIPR雙靶點藥物,構建了多靶點藥物聯用體系,正加速躋身全球減肥療法創新第一梯隊。
BGM1812是博瑞醫藥基于AI/ML優化設計的新型Amylin類似物,具有強效和超長效作用特點,未來有望開發為每周一次口服制劑。
此前,在ADA2025上,博瑞醫藥BGM1812臨床前結果做了海報展示。其中有一條特別引起關注,研究人員在生理pH(6.5-7.5)評價了BGM1812制劑的溶解度和穩定性,結果顯示,BGM1812具有高溶解度,并且在不形成纖維的情況下保持穩定性。
圖2. BGM1812論文截圖
根據7月3日最新發表在藥物化學領域國際權威期刊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發表的 論文 《Discovery of BGM1812, a Novel Dual Amylin and Calcitonin Receptor Agonist for Obesity Treatment》 , 研究人員首先以 Petrelintide (Zealand Pharma的一款Amylin類似物) 為先導分子,通過結構分析和分子動力學模擬,得到了 BGM1812 ,該分子對胰淀素受體 (AMYR) 和降鈣素受體 (CALCR) 的激動劑活性( EC50 )分別較 Petrelintide 提高 1.8 倍和 2.2 倍。
圖3. BGM1812分子的優化過程
總體來說,BGM1812表現出與Petrelintide相似的藥代動力學特征。值得一提的是,SD大鼠經皮下給藥(1mg/kg)后,相比Petrelintide,BGM1812體重下降程度更高。
圖4. BGM1812的藥代動力學及單次給藥對大鼠體重和食物攝入量的影響
體內實驗結果顯示,在飲食誘導的肥胖(DIO)大鼠模型中,該藥物在0.012~0.12 mg/kg劑量范圍內呈現劑量依賴性體重減輕效應;在0.04 mg/kg劑量下,不僅減重效果超越Petrelintide,還更有利于脂肪與瘦體重比例的進一步改善。
圖5. BGM1812在DIO大鼠模型中的療效
此外,在DIO模型中,BGM1812與BGM0504(博瑞醫藥的GLP-1R/GIPR雙靶點激動劑)的聯合用藥方案體重減輕(28%)不僅比單獨使用BGM0504(15%)或BGM1812(13%)更深入和更持久,還優于諾和諾德的CagriSema。這些結果均顯示了BGM1812作為一款有前途的肥胖藥物的潛力。
GLP-1R/GIPR雙靶點激動劑BGM0504是博瑞醫藥在代謝疾病領域的另一款重磅產品。2024年10月,博瑞醫藥公布了BGM0504在非糖尿病的超重或肥胖受試者中開展的II期臨床試驗(CTR20233198)數據。結果顯示,目標劑量給藥24周后,受試者平均減重18.5%,腰圍減少13.4cm,明顯優于安慰劑組。此外,次要終點包括心血管代謝風險指標、胰島素敏感性改善指標及患者報告結局均顯示顯著獲益。
BGM0504在較短給藥周期下,就能實現如此優異的減重效果和綜合獲益,可以想象,如果進一步延長治療周期,BGM0504或許能爆發更大的潛能。
綜合來看,博瑞醫藥的代謝疾病管線正實現里程碑式跨越:BGM1812有望成為國產首個進入臨床的Amylin類似物,而BGM0504已展現出best-in-class潛力。其突破性進展不僅驗證了多靶點協同機制的價值,更通過AI分子優化與精準開發策略,為本土藥企參與全球減肥藥創新競爭構建了完整技術平臺。
小結
全球減肥藥市場正經歷深刻變革,GLP-1藥物之外,Amylin靶點正崛起為巨頭尋求差異化突破的主戰場。可以預見的是,隨著Amylin靶點研發的不斷深入,全球減肥藥市場正加速向三大方向演進:
1)給藥途徑的優化正成為研發焦點,口服制劑和長效注射劑的突破將極大改善患者依從性和用藥體驗;
2)在作用機制層面,研發正從早期的GLP-1單靶點療法,快速向多靶點協同增效邁進,Amylin/GLP-1雙靶點乃至Amylin/GLP-1/GIP三靶點受體激動劑成為巨頭競逐的下一個高地;
3)適應癥的邊界也在持續拓寬,Amylin類似物憑借其獨特的作用機制,其潛力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降糖和肥胖領域,更展現出向代謝性骨關節炎等關聯疾病拓展的巨大可能性。
在此變革浪潮中,以博瑞醫藥為代表的中國藥企,憑借在長效遞送技術和多靶點分子設計等領域的創新突破,正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隨著三大趨勢的協同推進,中國力量有望在全球千億美元減肥藥市場格局重塑的關鍵階段,占據不可忽視的一席之地。
Copyright ? 2025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歡迎轉發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時請在顯要位置標明文章來源; 如需轉載,請給微信公眾號后臺留言或發送消息,并注明公眾號名稱及ID。
免責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不可直接作為決策內容,醫藥魔方不對任何主體因使用本文內容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