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溫風至 因循小暑來
今天(7月7日)
我們迎來夏天的第五個節氣
小暑
標志著盛夏登場
小暑被冠以“小”字
是因為此時暑氣已至
卻尚未到達極致
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熾熱程度,可見一斑
小暑時節
空氣仿佛變成蒸籠、烤箱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而沒有空調的古人如何度過這高溫天?
穿越千年的詩詞你會發現
高溫不僅能激發古人的智慧
還能引領“儀式感生活”的潮流:
龐鑄“青奴薦枕”,晁補之“烹茶宜人”
還有溫風、蟋蟀、蟬聲、
荷香與鷹的盛夏敘事……
在古代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深居簡出”可謂避暑上策
或隱山林溪亭
享“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
或著粗葛衣裳,啃甘甜瓜瓤
是謂“小暑啜瓜瓤,炎蒸窗牖氣初剛”
或邀友煮茶賦詩
“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
或嘗雪藕冰桃,以荷葉為盞
“酒味雜蓮氣,香冷勝于水”
古人用儀式感
把高溫天寫成「限定風雅」
俗話說:“小暑過,每日熱三分”
小暑節氣期間
正好趕上入伏
這一時節,暑氣蒸騰
正是荷花競相盛放之時
偶有清風拂過,滿塘荷香
給炎熱的夏季添上一縷清涼
雖然天氣炎熱
可是別忘了
那些獨屬于夏日的美好
月色如水
與家人圍坐在一起
搖著蒲扇、吃著西瓜
聽著蟬鳴陣陣,望著點點螢火
偶爾一陣涼風吹來
池塘清荷搖曳生姿
那是專屬于夏天的愜意
俗話說
“小暑吃三寶,入伏沒煩惱”
一些地方有吃三寶的習慣
黃鱔益氣補肝腎
蓮藕清熱生津
綠豆芽促進腸胃蠕動
是小暑節氣重要的養生食材
小暑時節
人們吃新米、喝新酒
待到黃昏時分,沏上一壺涼茶
圍坐綠樹濃蔭下
共話來日方長
享受屬于夏天的韻致與情趣
“盛夏日長,暑以養物”
炎炎夏日
古人用儀式感
把高溫天寫成限定風雅
如今有空調送制冷
但也需保持好的心態
快樂才是解暑良方
愿你在這個充滿暑意的節氣里
保持一顆平常心
有人與你納清涼
有人陪你歲月長
不疾不徐,不焦不躁
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抹清涼!
來源|中國山東網、人民日報等
編輯|陳吉康 實習生:陳康
設計|姜雙慶 孫雪瑩
視頻|李月萱
復審|張侃
終審|王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