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田之光原創制圖,版權所有
經常有人講,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是前半部分,原文是“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 eternaand perpetual, and those interests it is ourduty to follow.”
有見利忘義潛質的人,是薛寶釵,而絕不可能是林黛玉。當然,說薛寶釵有潛質,并不代表薛寶釵一定會見利忘義,但存在可能性。
看紅樓夢中,林黛玉是如何表現的,薛寶釵是如何表現的。
看林黛玉與賈寶玉的互動。以下括號內內容為引用紅樓夢原文。
(又問黛玉:“可也有玉沒有?”眾人不解其語,黛玉便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有也無,因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寶玉聽了,登時發作起癡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么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
《紅樓夢》第三回
事實是黛玉其實是有玉的,但是黛玉有玉卻沒有直說自己有玉,她在做什么,她在“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有也無”。
黛玉有一種天生的好品格,就是當別人問她問題的時候,她想的不是自己的實際情況,她想的是別人。
此時的寶玉和黛玉其實還沒有建立什么戀愛關系,單純只是朋友,最多算個把親戚,但是當寶玉問她時,她立即想到的是寶玉,并且站在寶玉的角度思考問題。
有這樣品格的女性,在紅樓夢中,只有林黛玉是這樣的獨特。林黛玉立即站在了賈寶玉的角度想問題,并且立即在思考賈寶玉有什么目的。
當林黛玉回答問題時,一是否定了沒有,二是說明了理由。此時沒有任何指責寶玉的意思,也沒有貶低自己的意思。完全是依著朋友之問,作朋友之答。可以說是回答朋友問題的黃金準則。
薛寶釵是不行的。
見以下括號內紅樓夢第34回段落。
(寶釵見他睜開眼說話,不像先時,心中也寬慰了好些,便點頭嘆道:“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疼。”)
《紅樓夢》第三十四回
看看薛寶釵和賈寶玉是怎么對話的。和林黛玉完全是不一樣的存在。
薛寶釵見寶玉挨打了,她其實想表達的意思是她很心疼寶玉,但是她雖然心疼寶玉,實際上心卻不在寶玉身上。
寶釵和林黛玉是不一樣的,寶釵沒有站在寶玉的角度去思考寶玉挨打的理由,也不會體諒寶玉的心思和感受。
這樣的一個薛寶釵,賈寶玉是不可能喜歡的。
盡管寶釵給寶玉送了藥,但是這樣的好,并不是賈寶玉想要的。敷藥這一類事,是丫環婆子們完全知道怎么做的事。
寶釵是覺得受傷了希望別人給她來送藥,于是想到寶玉挨了打,受了傷,所以她給寶玉去送藥。
寶釵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在思考問題,同時她也站在了老太太和太太的角度思考問題,卻從來不會站在寶玉的角度思考問題。
更清晰一點地說,就是寶釵心里裝著利益,并不是裝著朋友。
同樣是來見寶玉,看黛玉以下表現。
(寶玉從夢中驚醒,睜眼一看,不是別人,卻是林黛玉。寶玉猶恐是夢,忙又將身子欠起來,向臉上細細一認,只見兩個眼睛腫的桃兒一般,滿面淚光,不是黛玉,卻是那個?)
《紅樓夢》第三十四回
發現了沒有?黛玉是哭了,她沒見寶玉,但是已經哭得是“兩個眼睛腫的桃兒一般,滿面淚光。”
也就是寶玉挨打時,猶如黛玉自己同時在挨打一樣。當寶玉被挨打時,黛玉立即站在了寶玉的角度去看問題,寶玉被打一下,猶如她也立即被打了一下。寶玉痛,她也痛。
諸如此類的情節,在紅樓夢中可以說比比皆是。
這也是為什么賈寶玉只喜歡林黛玉,而怎么也無法喜歡薛寶釵的原因。
所以選擇朋友,必須選擇林黛玉,而絕對不能選擇薛寶釵。林黛玉永遠站在朋友角度思考問題,永遠在感受和體會朋友的感受和需求。
如果你見到了林黛玉式的朋友,請一定要珍惜。如果你遇到了薛寶釵式的“朋友”,請一定要保持距離。
(木田之光寫于2025年7月7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