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海歸派不可信,其中或許混入了間諜!”
時至今日,董明珠的話語依然具有高度可信度。作為一位中國人,若在國外生活學習幾年后,竟然連祖國的首都在什么地方都搞不清楚,那就等于變成了只會講漢語的“外國人”。
這并非夸張說法,而是真實存在的現象。例如有一位在英國留學的中國女孩,居然答不出中國的首都位于何地,甚至對新中國成立的具體年份也毫無概念……
某日,博主開司與兩位年輕女性進行了視頻連線,她們目前身處英國,尚屬高中階段的學生。
眾所周知,能夠出國留學的家庭通常經濟狀況良好。出于好奇,博主首先詢問了她們父母是否均為中國人,對方予以肯定答復,由此推測其家境應屬優渥。
接著詢問了父母的職業背景,兩個女孩毫無保留地說出了各自家庭成員的工作單位。
最后博主總結認為這些單位可能涉及政府機構,對方點頭表示贊同。
隨后博主又問及她們來自哪個地區,畢竟中國人聊天時常會問:“你是哪兒人?”
如果恰好是同鄉,那便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溫馨場景。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對面的女孩表現出遲疑情緒,對于自己屬于哪個省份一時語塞,甚至說需要查一下才能回答。
此時博主已有所察覺,一旁的朋友見狀連忙打圓場,稱自己來自香港,女生隨即附和說自己好像是廣東省的。
但她緊接著補充說明,她所居住的地方并不屬于省份范疇。
既然不是省份,那會不會是直轄市或自治區?博主隨即列舉了北京、重慶作為例子。
女孩立刻回應:“沒錯,就是北京。”
一會兒說是廣東,一會兒又說是北京,這種反復變化讓博主感到困惑不已。
考慮到她們或許從小便在國外成長,博主繼續追問:“你們是不是從小就一直在英國讀書?”
沒想到女孩斷然否認,并解釋道自己幼年曾在加拿大生活過一段時間,之后才前往英國。
聊到這里,博主心中的疑惑更深了——既然在北京生活過幾年,為何連自己的出生地都記不清了?
博主懷疑她們從未接受過系統的中國教育,但對方辯解稱:“我們學過,只是有些記不太清楚了。”
為驗證真實性,博主提出了一些基礎問題進行測試。第一個問題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中國的首都是哪里?”
結果兩人陷入長達8秒的沉默,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她們正在努力回憶,卻始終未能給出答案。
博主見狀打斷了她們的思考過程,又拋出另一個問題:“新中國成立于哪一年?”
面對這個問題,對方再次陷入沉默。
“中國的國慶節是幾月幾日?”
四秒鐘的沉默后夾雜著尷尬的笑聲,身旁的香港朋友提醒說是7月1日。
然而那是加拿大的國慶日。
此時博主臉上的笑容逐漸凝固,他開始懷疑是否自己提出的問題過于復雜?
出于禮貌,博主先致歉意,并表示稍后她們也可以向自己提問。
想到身旁正好有位香港朋友,博主順勢問道:“香港是在哪一年回歸祖國的?”
對方脫口而出1999年,這讓博主不禁懷疑這位自稱來自香港的女生身份的真實性。
當博主指出正確時間是1997年時,對方又改口稱是1999年獲得獨立……
博主頓時警覺,連忙打斷對話,這類言論顯然不宜隨意發表。
后續還問及全球GDP最高的國家是哪個,對方竟不知GDP的含義。
要求列舉三個東南亞國家,對方給出的答案無一正確。
問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是誰,對方更是茫然無措。
當她們反問法國首都是哪里時,博主立即回答巴黎,令她們大為驚訝。
由此可見,她們幾乎未接受過任何關于中國的正規教育,唯一值得肯定的是還能聽懂中文……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走出國門深造,但對于他們而言,似乎漸漸模糊了回家的方向。
對此各位有何不同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