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羊城晚報
7月2日,監控拍下廣東廉江一名85歲老人被蛇追咬。老人兒子鐘先生稱,當時他媽媽從藥店買藥回家,在家門口不小心打草驚蛇,就被蛇追咬,所幸老人沒有被咬到。鐘先生稱,蛇是紅白色的,像是眼鏡蛇。
近期
多地蛇類頻繁出沒
羊晚君也多次報道
提醒大家注意
廣州一小區驚現2米長滑鼠蛇
6月7日,一條滑鼠蛇出現在廣州白云區御金沙小區的球場附近。由于小區附近有潯峰山森林公園,因此經常有蛇類出沒,部分業主甚至表示,對這些“蛇鄰居”已經見慣不怪了。
東莞一男子湖邊散步被蛇咬
近日,37歲的黃先生在東莞市松山湖邊散步時,無意中踩到了一條小青蛇,右腳大拇指被蛇咬傷。
廣東多個公園景區驚現“小辣條”
每年五月起,華南地區開啟悶熱潮濕模式,隱藏在山林草澤間的“小辣條”們便蠢蠢欲動。近期,廣東多個景區、公園頻現蛇蹤,令不少“幸運”的游客直冒冷汗。對此,有公園提醒游客勿入草深林密的區域。
深圳蓮花山公園驚現眼鏡蛇
近日,深圳市民劉先生反映,他在深圳蓮花山公園散步時,碰到一條眼鏡蛇。當時眼鏡蛇正在地面上蜿蜒爬行,把他驚出了一身冷汗。
廣東毒蛇有33種
常見蛇毒都有血清
不同毒性對應不同血清。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毒蛇咬傷列為應高度重視的被忽視熱帶病之一。中國每年4—10月是蛇的活躍期,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發生25萬—28萬例毒蛇咬傷事件,蛇傷患者的致殘率高達35.18%。
“蛇屬于變溫動物,一般在夏天比較活躍,出沒于草叢、樹林和河邊。”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溫健文說,廣東的毒蛇有33種之多,常見有銀環蛇(過基峽)、眼鏡蛇(飯鏟頭)、眼鏡王蛇(過山風)、竹葉青蛇、五步蛇等。
這些毒蛇的毒性又可以分類三大類——神經毒、細胞毒、血液毒。還有些蛇(眼鏡王蛇,蝮蛇)的毒液屬于混合毒。
1.神經毒(金環蛇、銀環蛇、海蛇)主要影響神經系統。患者中毒后傷口不紅不腫不痛,但可能會出現頭暈、四肢麻木、無力甚至癱瘓,嚴重者呼吸肌麻痹窒息死亡。
2.細胞毒(廣東多見于屬混合毒的眼鏡蛇)主要是對局部組織產生強烈破壞作用。被這類蛇咬傷后,傷口腫脹發黑,局部有水皰,組織壞死。有心臟毒性,致循環衰竭。
3.血液毒(竹葉青、五步蛇)主要影響血液系統,特別是凝血功能。患者傷口流血劇痛,身體廣泛出血,嚴重者腎功能衰竭,循環衰竭。
被蛇咬傷,廣州這些醫院能“救命”
據廣州市衛健委介紹,目前,每個區都有蛇傷定點醫院,都備有足量的抗蛇毒血清,且血清可以醫保報銷。
圖/廣州市衛健委
被毒蛇咬傷后應該怎么處理?
蛇類有攻擊性,在與蛇“邂逅”后都存在被咬的風險。被蛇咬后請按照四步法處理。
1.緩步撤離
盡量保持冷靜,限制被咬傷部位活動,第一時間緩步離開現場,快跑會加快毒素擴散。
2.記住特征
盡量記住蛇的基本特征,包括蛇形、舌頭、花紋、顏色,最好可以拍照,以便醫生精準用藥。不要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3.及時取下配飾
去除患肢的手鐲、戒指、鞋子等受限物,防止腫脹加重后導致進一步傷害。
4.固定并清理傷口
用繃帶(最好是彈力繃帶)在患肢進行綁扎,減緩蛇毒的擴散。同時用夾板或樹枝對傷肢進行固定。
傷口處請勿直接用水清洗,應使用浸濕的干凈布料輕輕擦拭,去除污漬。清理干凈后,再用另一塊干凈的布覆蓋。處理后,及時撥打120,或者乘坐交通工具去醫院。如果沒有交通工具,最好由人背著,到醫院治療。
市衛健委提示,夏季是蛇類高發期,市民外出游玩時,盡量穿著長袖長褲、高幫鞋子,并將褲腳綁緊。不要輕易翻動草叢、石塊或洞穴,可使用棍子左右敲擊。可在四肢處涂抹硫磺軟膏或噴灑風油精。如不慎被咬,請盡快就醫。
防蛇秘籍
被毒蛇咬傷后,廣東哪些醫院可打抗蛇毒血清?點擊查看→被毒蛇咬傷后,廣東哪些醫院可打抗蛇毒血清?這份名錄請收好!
來源 | 綜合羊城晚報、新京報、重慶廣電、今日關注、極目新聞、第一現場、國家應急廣播、云南消防、滁州消防
文字 | 劉穎穎、謝楊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