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住院我給3萬,老公說沒義務養岳母,婆婆生病讓我伺候,我:伺候一天300
“丈母娘不是媽,花錢得看家。”
你信這句話嗎?
我原以為結了婚是彼此相伴,可這一年,老媽住院我掏三萬,老公翻臉說:“她又不是我媽”;轉頭婆婆一咳嗽,卻理直氣壯讓我端水擦身。
我說:“伺候一天,三百現金結賬。”
我叫邱蕓,今年36歲,江蘇徐州人,是一家社區衛生站的護士。
娘家媽一個人把我和弟弟拉扯大,早年父親去世,家里一直不富裕。
結婚這十年,我和老公宋嘉明日子雖緊,也總算有個窩有個娃。
婆婆姓丁,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這是我婚前的誤判,結婚后才知道,她是刀子嘴刀子心。
從我懷孕那會兒,她就天天在我耳邊說:“男娃要吃酸,女娃喝甜湯,你別天天喝紅棗水,將來生個丫頭別怪我沒提醒。”
果然,生了女兒后,她的臉更臭了。
但我一直忍著,想著老人年紀大,不挑事就是福。
故事的轉折發生在去年冬天。
我媽突然暈倒,診斷是腦血管堵塞,住進了市人民醫院。
急診搶救、檢查、住院,我連夜湊錢,銀行卡里刷出三萬塊——這是我這幾年工資攢下的一半。
當晚,我一邊守著輸液瓶,一邊給嘉明打電話。
“你媽怎么突然住院了?”
“醫生說幸虧送得早,不然就危險了。”
“那……我們出多少錢?”
我聲音一軟:“我先墊了三萬,后期還不知道要不要康復治療。”
電話那頭沉默片刻,傳來一句:“她又不是我媽,這事你得和你弟說清。”
我愣住了。
而就在兩個月后,婆婆拉肚子發燒,說得天崩地裂,非得要我請假陪護。
飯送到床頭還嫌咸淡不勻,褲子沾了一點湯也要我手洗,我實在忍不住問:“我照顧你,你兒子出錢嗎?”
她理直氣壯地說:“咱是一家人,說錢多傷感情。”
我回:“那我媽呢?我掏錢掏感情你們怎么看?現在你要我陪護——行,一天三百,現結。”
她臉色一變:“你這是啥態度?!”
我脫口而出:“我的態度,是你兒子教的。”
嘉明得知后大發雷霆:“你居然給我媽要錢?”
我平靜看他:“我媽命懸一線你說‘又不是你媽’,你媽拉肚子就要我請假端屎端尿。我又不是你家的傭人,我是你老婆,不是伺候人的保姆。”
沉默良久,他撂下一句:“那以后各過各的。”
冷戰半個月,我收拾了東西回娘家。
我媽拄著拐杖煮了一鍋我愛喝的紫菜蛋湯,說:“咱不圖誰照顧,就怕你受委屈不說話。”
直到婆婆出院三周后,一天我媽收到一張快遞,是張紙條和3000元現金。
上面寫著:蕓兒,媽年輕時糊涂,你照顧我那些日子,不該當成理所應當。這點錢,不夠,但權當是遲來的道歉。
我看完,一時說不出話來。
那晚嘉明打來電話:“媽這回真服你了,也明白你才是家里撐事的人。”
我輕笑:“認錯不可恥,錯了還理直氣壯才叫丟人。”
后來我還是回了這個家,但家規我重新立了。
誰對我親,我才對誰好。
親情不是順著的線,是彼此打結的繩子,松緊全看用力的方向。
“想吃娘家糖,也得敬岳母佛。”
誰家的婆婆不是媽,誰家的女兒就不是命。
兒媳不是義工,愛是彼此換的;說到底——你說你沒義務,那我也就沒義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