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媒體消息 阿里巴巴、比亞迪、小米集團等中資科技股今年上半年表現亮眼,升幅在三至七成之間,跑贏大市。這一現象反映出市場對中國技術創新的強烈信心,尤其是在全球人工智能(AI)競爭中,中國有望憑借技術突破搶占先機,推動大模型、人形機器人、智能駕駛等領域的商業化應用,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今年上半年,港股在復雜的環球政經環境中表現出色,恒生指數飆升超 20%,漲幅超 4000 點,創下歷史同期最大點數升幅,大幅領先 MSCI 環球股市指數約 8% 的漲幅。中資科技股成為推動港股上揚的主要力量。
外資普遍看好中國 AI 技術的發展,期待出現更多如 DeepSeek 般震撼全球的技術突破。除 AI 大模型外,中國在人形機器人、智能駕駛等領域也有望取得新技術成果。以阿里巴巴為例,其電商和云業務表現優異,淘寶向生活消費平臺轉型,阿里云在中國市場保持領先。目前阿里巴巴預測市盈率僅為美國亞馬遜的三分之一,股價極具吸引力。
DeepSeek 大模型憑借低成本、高效能的技術和算法震驚全球,彰顯了國產 AI 大模型的技術飛躍,促使國際資本重新評估中資科技股的投資價值。當下,外資對中國 AI 概念股興趣漸濃,加上蘋果公司可能放棄自研 AI 大模型,轉而采用第三方模型,增加了與阿里巴巴合作的可能性,為阿里巴巴股價提供支撐。
阿里巴巴大力布局 AI 領域,計劃未來三年至少投資 3800 億元人民幣用于 AI 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金額超過過去十年總和。市場預期阿里巴巴將在 AI 技術上實現創新突破,有望推出推理能力更強的 AI 大模型,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與此同時,中國 AI 商業化應用進程加速,推動產業升級轉型。中國科技企業與多家外國企業在 AI 商業應用領域展開合作,為手機用戶提供 AI 服務,開發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構建 AI 創新應用場景。這顯示出中國 AI 技術創新潛力巨大,在全球 AI 競爭中有望拔得頭籌。
事實上,中國 AI 專利申請數量持續快速增長,彰顯了創新發展成果,為建設科技強國筑牢根基。據中國工信部發布的報告,2017 年至 2024 年間,中國生成式 AI 公開專利申請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31.6%,展現出 AI 技術的創新活力。隨著中國 AI 技術不斷突破,國際資本對中資科技股的青睞將繼續支撐港股強勢,領跑全球股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