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肖芮冬
高頻交易、頻繁申報撤單等行為一直是程序化交易監管的重點。昨日(7月7日),“滬深北”三大交易所正式實施量化交易新規,其中對程序化交易報告管理、交易行為管理、信息系統管理、高頻交易管理等作出細化規定。
視覺中國
多家百億量化私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高頻阿爾法策略、一攬子股票的期現套利策略等會受到一定沖擊。
此外,有業內人士表示,降頻將是量化投資的必然趨勢。
細化規定多個關鍵環節
7月7日,“滬深北”三大交易所發布的《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正式實施。這一新規究竟會給市場帶來哪些變化?
記者注意到,《實施細則》對程序化交易的多個關鍵環節進行了細化規定,同時明確了瞬時申報速率異常、頻繁瞬時撤單、頻繁拉抬打壓以及短時間大額成交等四類異常交易行為的構成要件,還列出了投資者發生程序化異常交易行為時,交易所可采取的措施。
《實施細則》指出,若程序化交易導致證券交易出現重大異常波動,交易所可按業務規則采取限制交易、強制停牌等處置措施,并向中國證監會報告;若嚴重影響證券市場穩定,甚至可采取臨時停市等措施并公告。此外,明確單個賬戶每秒申報、撤單最高筆數達300筆以上,或者單個賬戶單日申報、撤單最高筆數達20000筆的情形屬于高頻交易,針對高頻交易中的頻繁申報、撤單等“幌騙交易”行為,監管將實施差異化收費。
高頻交易、頻繁申報撤單等“幌騙交易”行為一直是市場對程序化交易監管的重點。因諾資產創始人、投資總監徐書楠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大機構的阿爾法策略換手率普遍不高,基本能滿足新規要求,只有年化換手200倍以上的高頻阿爾法策略或一攬子股票的期現套利策略等才會受到一定影響。
上海一頂級量化私募人士則認為,《實施細則》正式實施,為采用程序化交易的各類市場主體確立了統一監管標準,有利于提升市場活力與韌性,為A股市場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盎向_交易”等企圖利用規則漏洞的不當行為將受到打擊,隨著“偽量化”和其他干擾市場的程序化交易行為被清理,量化投資運作將更加規范。另外,目前頭部策略換手率普遍低于實施細則上限,細則落地不會對策略運行產生重大影響。
高頻阿爾法策略受沖擊
記者注意到,此次《實施細則》對交易所監測內容進行了更細致的規定。例如,要求賬戶在個股的量價占比需避免有操縱股價嫌疑,單一個股交易量、交易金額占比均不能過高。
徐書楠分析稱,未來國內量化管理規模將持續擴大,但隨著規模增長,超額收益會不可避免地下滑,超額紅利也將逐漸消失。中國市場衍生品日益豐富,量化投資策略類型也會更加多樣。他認為,2024年“9·24”行情后,市場流動性大幅提升,不少機構提高了交易頻率,但從長遠來看,降頻是必然趨勢,因為量化管理規模越大,對中低頻策略的依賴程度就越高。
北京一頂級量化私募人士也表示,量化交易新規限制的是高頻交易,而非量化投資本身,監管的本質是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助力有實力的機構長遠發展。新規對算法、交易頻率、風控指標等提出更細致要求,有助于遏制非理性交易行為,壓縮灰色操作空間。從操作層面看,大型機構更有能力快速適應監管變化,推動頭部機構形成良性競爭。從長期來看,新監管環境有助于行業“擠水分”“清風險”。
一家百億量化私募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高頻量化交易的認定標準保持不變,差異化收費機制尚未完全落定,會密切關注相關細則動態。從本質上看,新規定量指標(300筆/秒,20000筆/日)規定下的高頻交易策略規模,在整體量化投資AUM(資產管理規模)中占比并不高。
此外,上述百億量化私募人士還表示,管理人受影響程度主要取決于單產品規模。大部分規模較小的產品基本不受影響,只有少部分大規模產品會受到波及。而多數情況下管理人都可以通過自身調整,使得全部在管產品均在相關監管規定標準以下。理論上來說,對于規模較大的量化機構而言,大部分產品下單速率遠未達到新規定量指標,差異化收費并不會對合法合規經營的量化投資機構產生實質性影響。
行業將進入精細化競爭
值得關注的是,有量化私募人士坦言,新規落地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券商系統監測?!跋到y上線前需提前測試,且涉及實盤交易,對系統穩定運行要求極高。”
徐書楠指出,如今算法交易并非量化機構專屬,券商端部署的三方算法,主觀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均可使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券商都在向客戶推廣程序化交易軟件,這類軟件通常對資金有要求,由于是日內高頻交易,換手率極高。另外,一些市場游資也在使用程序化交易軟件,以實現打板時撤單更精準快速。此外,還有券商針對50萬元以上的客戶開展量化交易訓練營活動,培訓客戶獨立開發量化策略。
上海一頂級量化私募人士表示,目前《實施細則》僅是理念和框架,從現有情況看,對市場影響不大,在收費細則未出臺前難以評估實際影響。他強調,新規面向所有使用程序化交易工具的投資者,而券商作為交易所會員單位,承擔著系統準備工作,投資者只需按券商要求操作即可,關鍵在于執行細則的落實。
另一位上海百億量化私募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監管部門對量化交易出臺了很多明確的規則指引,有助于引導量化機構進一步提高合規風控意識。未來,量化行業競爭會更加精細化,管理人除了比拼投資端的超額表現和持有體驗,還會比拼投前投后的客戶服務能力、產品設計及費后收益。在新的監管形勢下,規模百億元以上的量化私募穩定性會更強,而成長型的量化管理人,未來在競爭更加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發展會更具挑戰,但基于自身小規模優勢,可能在某些細分策略類別上則更有競爭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