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到一條新聞,說特朗普政府提了個2026年預算,把美國給聯合國的錢一下子砍掉八成都不止。我第一反應是:真的假的?美國不是一直是聯合國的最大金主嗎?這一下子玩真的了?
你可能覺得,這種國際新聞離咱老百姓沒啥關系,誰還天天操心聯合國的錢夠不夠花?但別急,聯合國真“斷糧”了,蝴蝶效應會一波波傳到各處,想不頭疼都難。
說到這里,得先翻翻歷史賬。美國往年沒少給聯合國送錢,每年幾乎有四分之一的預算、各種人道援助、維和維穩……要錢出錢,要人出人,所以聯合國里美國的發言權也確實不小??商乩势者@次一刀下去,常規預算、酌情捐款全砍,還順帶拖著一大串國家一起“賴賬”——目前全球有40多個國家欠著會費沒交。說難聽點,聯合國真成了“等錢的孩子”。
這事背后圖啥?我琢磨著,美國是鐵了心要搞自己的“美國優先”,有的議程覺得不合自己胃口,干脆連錢都懶得掏了(比如氣候、性別平等等,統統縮減)。這樣既省錢,也能逼著聯合國配合美國繞著走。其實,老美每次對聯合國“不高興”時,手里那根“財務閥門”總能讓人頭疼。
可別以為只是預算表上的事。現在聯合國不僅公信力下滑,每次碰上俄烏、以巴、朝鮮半島這種“極限拉扯”都像老太太過獨木橋——摔了也白摔。再加上財政壓力,這臺世界級大機器眼看就要齒輪卡死了。拿人道救助和維和舉例,以后真缺錢斷供了,非洲、東歐、小島國,出事后誰來兜底?沒人能說清楚。
說回中國這邊,不得不說,挑戰和機會是一起到的。一方面,聯合國軟下來,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其實挺鬧心的——國際平臺失靈,協商的錦囊、討價還價的地方可就少了。畢竟,哪有國家真的希望直接面對一群“胡亂出牌”的強鄰,全球穩定三個字,說比做難多了。
但也有機遇。中國現在是第二大出資國,美國一“撤”,別人會不會盼著中國多出手?也許以后遇到國際難題,更多國家會把目光投過來,這種大場面既考驗中國“當家”的本事,也是個刷存在感、贏靠譜口碑的機會。不過吧,也不能頭腦一熱就啥都接盤,畢竟錢和力都不是風里來雨里去那么容易就有的。
那聯合國會不會就此散攤子?真說不好。我估計現在沒人敢擔保永遠不會,但出了這么大動靜,國際社會肯定會有人急著攔一把,看是“殺雞儆猴”還是“懸崖勒馬”。那些小國家,大概率求穩;歐洲那些“體面人”,多半心里也沒準備徹底“放棄治療”。最多就是預算砍砍砍,越砍越小,最后變成個“象征性組織”。
至于咱普通人——這個世界如果真沒有了聯合國,不見得就更安穩。說不定小國無依、難民橫流、人道缺藥、疫情蔓延,天知道會不會哪天就影響到我們身邊。所以說,有時候你以為事不關己,結果越繞越近。
最后我想問問你,特朗普這次揮刀你咋看?你會期待中國多承擔點全球責任,還是覺得“能不接鍋堅決不接”?還有,真要是哪天聯合國托不住局了,你覺得誰還會站出來穩場子?評論區放開聊,這回我是真的懵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