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陳甜田 通訊員 郭萌
近日,一則從湖南到山東的求醫佳話,在醫患之間傳遞著溫情與希望。患者許某及其家屬跨越千余公里,從湖南駕車奔赴山東濱州,只為求得一種特殊的“神器”——腭托,以破解困擾許某長達半年的吞咽難題。
病情及治療回顧
半年前,許某因“腦干腦膠質瘤術后”出現了嚴重的吞咽障礙,滴水難進,只能依靠鼻飼管維持生命。短短半年時間,他的體重驟降60斤,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家屬心急如焚,帶著許某輾轉多地求醫,卻始終未能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就在家屬幾乎陷入絕望之時,他們了解到,在2024年中國康復醫學會吞咽障礙康復病例大賽中,濱醫附院康復團隊憑借“腭托”技術,成功治愈過類似病例。這一消息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家屬心中的黑暗,他們當即決定,不遠千里前往濱醫附院求醫。
抵達濱醫附院后,康復醫學科郭萌副主任醫師為許某進行了全面且細致地吞咽及言語功能評估。評估結果顯示,許某存在重度腭咽閉合不全、重度口咽期吞咽障礙、環咽肌失遲緩以及運動性構音障礙。在吞咽過程中,許某會出現鼻腔返流、環咽肌不開放、誤吸等情況,導致食物無法順利進入食管;說話時,氣流從鼻腔漏出,造成鼻音化構音,言語清晰度大幅降低。
針對許某的復雜病情,濱醫附院迅速啟動多學科團隊協作流程。為了讓許某能盡早佩戴上腭托,口腔正畸科張凌楠主治醫師加班加點,在為許某取模后的第二天上午,就精心制作好了腭托。隨后,郭萌副主任醫師對腭托角度進行了精準調整;李敏護士長帶領護理團隊為許某進行間歇口飼治療及詳細的宣教工作;孔若蘭治療師則為其制定了個性化的佩戴腭托后的康復訓練方案。
令人驚喜的是,許某在首次佩戴腭托后嘗試進食,就取得了顯著效果——鼻腔返流現象消失,言語清晰度及輪替速度明顯提高。經過兩日的訓練與調整,許某對腭托適應良好。然而,由于離家路途遙遠,家屬決定先回當地繼續治療。臨行前,濱醫附院康復團隊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屬交代了腭托佩戴的注意事項及后續訓練方案,并互留聯系方式,以便隨時溝通。
“腭托看似簡單,實則需要精準的個性化設計?!笨祻歪t學科郭萌副主任醫師介紹道,該技術通過機械性抬高軟腭,縮短軟腭與咽后壁之間的距離,從而改善腭咽閉合功能,適用于神經損傷所致軟腭上抬不能或減弱所造成的吞咽障礙及構音障礙。目前,濱醫附院已建立起完善的腭托定制及佩戴后康復訓練體系,涵蓋腭托定制以及佩戴腭托后的球囊擴張術、構音訓練等特色技術。
精準康復,團隊協作。濱醫附院康復團隊始終致力于為每一位吞咽障礙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用專業與愛心為患者點亮康復的希望之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