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朋友圈有人曬貴州六盤水的避暑照,配文 "23℃的夏天太爽",
我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這要是讓青海西寧人看見,
怕是要掏出毛衣甩你臉上 ——咱這兒盛夏平均 17.2℃,晚上睡覺得蓋棉被,
論涼快,西寧才是 "隱藏的王者"!
西寧 VS 六盤水:誰才是真?避暑天花板?
都知道六盤水被封為 "中國涼都",貴陽掛著 "避暑之都" 的招牌,
每年夏天擠滿了從重慶、廣州來的游客。可您翻開氣象數據看看:
- 六盤水七月平均氣溫 21℃,確實涼快,但西寧同期 17.2℃,比它整整低了 3.8℃!
- 六盤水歷史最高溫曾到 29.8℃,而西寧自建站以來從沒超過 30℃,去年七月最高才 26℃,晚上還得穿外套。
- 貴州靠的是海拔 1700 米的山地氣候,西寧海拔 2261 米,相當于站在 "天然空調" 的出風口,加上祁連山擋著熱浪,涼快得更徹底。
頭條號|天天向上·滿天星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
上次跟貴陽來的朋友嘮嗑,他直搖頭:"你們西寧才是真 ' 沒有夏天 '!
我們那兒好歹能穿短袖,你們這兒七月還得備毛衣,服氣!"
為啥西寧這么涼快卻 "藏在深閨"?
在西寧街頭隨便拉個本地人問,
十有八九會吐槽:"六盤水游客都快把街道踩平了,咱這兒咋就沒人知道?"
其實西寧的清涼優勢,藏著三個 "老天爺賞飯吃" 的秘密:
1. 海拔 2261 米:站在云端吹涼風
西寧的海拔比六盤水高出 500 多米,相當于把城市架在 "天然冷氣機" 上。
剛下火車時,廣東來的表妹直喘氣:"咋回事?走兩步就頭暈。"
出租車司機樂了:"這是海拔在給你 ' 降溫警告 ' 呢!"
果然到了下午,她裹著我的牛仔外套直念叨:"比貴州涼多了,早知道多帶條秋褲!"
2. 青海湖當 "大冰箱":湖水一漾涼氣來
離西寧 150 公里的青海湖,面積 4583 平方公里,相當于 1000 個西湖,
日夜給周邊 "吹冷氣"。去年七月我在黑馬河看日出,湖邊溫度計顯示 9℃,
同行的六盤水游客直拍大腿:"早知道西寧這么涼快,誰還去我們那兒啊!"
當地人說,青海湖周邊夏天平均 15℃,比六盤水低 6℃,妥妥的 "清涼王者"。
3. 負氧離子爆棚:呼吸都是冰鎮的
西寧空氣里的負氧離子含量是城市的 15 倍,
在塔爾寺的菩提樹下站一會兒,深呼吸能感覺到涼氣直往肺里鉆。
有次我帶重慶的朋友去北禪寺,
他吸了口空氣突然喊:"怪了!在貴陽呼吸是 ' 涼快 ',在這兒呼吸是 ' 冰鎮 ',連空氣都帶勁兒!"
西寧的夏天:20℃的快樂,六盤水根本想象不到
茶卡鹽湖:光腳踩進 "天然冰窖"
在茶卡鹽湖光腳踩鹵水,剛下去就被凍得跳起來 —— 湖水才 14℃,比六盤水的山泉水還涼。
鹽晶體在太陽下閃著光,低頭能看見自己的倒影跟云朵疊在一起,
旁邊貴州來的游客舉著手機直拍:"這地兒要是火了,六盤水不得 ' 失業 '?"
祁連山草原:伸手摸到云,夜里蓋棉被
開車走 227 國道,兩邊是望不到頭的草原,牦牛像黑珍珠散在綠毯上。
在阿柔大寺附近露營,夜里躺在草地上數星星,銀河亮得像條發光的帶子,
同行的六盤水導游直嘆氣:"我們那兒最多穿長袖,你們這兒得裹羽絨服,服了服了!"
莫家街:吃碗釀皮都得配熱奶茶
西寧的夏天,最魔幻的是在莫家街吃釀皮 —— 芥末醋一拌,酸辣勁兒直沖天靈蓋,
可吃完還得喝碗熱茯茶,不然胃里直冒涼氣。
有次我看見個貴州來的游客端著甜醅子直發抖:"你們這兒夏天吃冰的不冷嗎?在我們那兒,這天氣能吃三碗!"
寫在最后:西寧的清涼,該讓更多人知道
臨走前在西寧火車站,看見好多人拖著行李箱,箱子上貼著 "青海避暑" 的標簽。
候車室里,幾個從六盤水轉場來的游客圍著保溫杯喝奶茶,
一邊感嘆:"早知道西寧這么涼快,何必在六盤水擠人頭?這兒才是真?避暑天堂!"
頭條號|天天向上·滿天星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
青海的夏天,就像塊藏在高原上的冰鎮酥油茶 —— 起初覺得它低調,深入了解才發現,
這 20℃的清涼里,藏著比 "中國涼都" 更爽快的夏天。
下次誰說避暑只知道六盤水,記得把西寧甩給他看:
畢竟,能在七月穿毛衣、蓋棉被睡覺的地兒,全中國可沒幾個!
喜歡的人,多多關注,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