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本都在尋找適宜的避風港,全球資本看向中國的同時,中國資本和中國企業也在選擇最適宜的投資地,而歐洲就是一個相對較好的選擇。
2025年以來,中國企業對歐洲的投資呈穩定增長的態勢,而在摩擦較為頻繁的2024年,中國企業對歐洲的投資也保持了高增長,數據顯示,中國對歐直接投資金額達100億歐元,同比增長47%。但中企中資的投資策略明顯發生變化,德國、法國、英國作等歐洲經濟大國不再是中企的首選,面對歐洲嚴苛且多變的監管政策,中企更加重視風險規避,對華友好國家和區域樞紐國家更受中企青睞。
全球經濟疲軟,中資中企為何更青睞投資歐洲
出海的中企中資往何處去備受關注,已經進入出海新階段的中企中資逐漸偏向于安全保障,歐洲是相對穩妥的選擇。
一方面,歐盟及多個歐洲國家出于各種原因,與中國在地緣、貿易保護等方面不時爆出程度不一的摩擦,一方面,制度更為成熟、法治較為健全、政策延續性更好、消費力更強的歐洲市場對中國企業而言更有長期價值,至少不會讓中企陷入類似印度市場利潤、技術全失的泥潭。
競合關系復雜,法德英的“既要”“又要”心態
作為中國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歐洲占中國對發達經濟體直接投資的53%以上,但自2016年以來,中國對歐投資其實處于下滑態勢,直至2024年才有所扭轉。歐洲國家,特別是法國、德國、英國的地緣因素,讓中企在對歐投資時更顯謹慎。法德英三國的中國投資份額已經從2019年至2023年的52%下滑至2024年的20%。
法國、德國、英國一方面希望更多的中企中資前來投資,一方面又多次以地緣因素施加各種限制,雖然沒有如印度那樣對中企進行極具針對性的罰沒,但也對中企的布局造成了嚴重影響,多次爆出代表性項目進度滯后甚至完全撤出的消息。
投資項目多集中于動力電池、整車制造等重點產業,是中企不斷被法德英等國針對的重要原因,中企的布局在對其市場有所助益的同時,也對其本土企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相關國家希望通過限制政策盡可能地掌握主動權。
相愛才能相殺,對華友好疊加制造基礎與區位優勢
2024年,中企對歐綠地投資金額達59億歐元,創下歷史新高,且一半以上的綠地投資項目為私營企業主導,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國企在中國境外投資的全景圖里仍是最關鍵的組成,但占比呈緩慢下降的趨勢,更多瞄準資源、基建領域,壓艙石作用顯著。
并購交易也在走低多年后迎來反彈,2024年中企在歐洲的并購交易金額為41億歐元,同比增長114%。并且涵蓋領域更多,互聯網娛樂、冷鏈物流、半導體、新能源等領域都有中企的身影,但不少重大項目并非在法德英等國落地,而是在波蘭、西班牙、比利時等國。
匈牙利是2024年中企投資歐洲的最大贏家,全年吸收中國投資31億歐元,同比增長70%以上,2024年中國在歐十大在建投資項目有4個位于匈牙利。
匈牙利有著極佳的區位優勢、有競爭力的產業基礎以及豐富的人力資源,堅定的對華友好政策更是讓中國企業將其視為電動車產業在歐布局的核心節點,寧德時代、比亞迪、欣旺達、億緯鋰能等均在匈牙利深度布局,從電池工廠、整車制造基地到動力電池基建,匈牙利成為歐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希望所在。秉持匈牙利類似策略的歐洲國家還有西班牙與斯洛伐克。
但也有觀點指出,中企投資歐洲的形勢向好,是以大型項目居多,對于大規模的押注歐洲,中企仍有所保留,歐洲對外資的強力監管政策和越來越多的技術轉讓要求都是中企需要認真考慮的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