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戰區、航空愛好者、海軍新聞等軍事網站報道,社交媒體流傳的最新圖片顯示,中國新型地效飛行器已經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相對于蘇聯時期被稱為“里海怪物”的地效飛行器,這款采用飛機式氣動布局,機翼上方設置有4臺噴氣發動機的中國產地效飛行器,位于中國渤海的一個港口之中,于是就有了“渤海怪物”的綽號。
所謂的地效飛行器(ekranoplan),源自俄語意為“地面效應”,是一種利用地面效應的空氣動力學概念,在低空高速行駛的車輛,通常是在水面上行駛的,在民用領域稱作地效翼船。
由于下部的表面與翼形或機翼周圍的氣流相互作用,高度大約低于所選翼展長度的一半,因此一旦飛行超過一定速度,飛行器基本上能夠漂浮在表面上方。它就是一架飛機,而不是一艘船只。
這會產生類似于氣墊船的效果,但沒有實際接觸下面的表面。與之前蘇聯時期的“里海怪物”設計一樣,這種新的中國設計旨在完全從水上運行。
中國研制的“渤海怪物”,采用4臺噴氣發動機,使用了固定的上單翼設計,機身采用多段接船體,并通過動力增程技術來實現短距起降。
它是一架飛機,而不是一艘船只,能利用地面效應原理,貼近水面1-5米進行超低空巡航飛行,猜測最高航速能達到500公里/小時,其速度遠超普通艦船,甚至已經超越了平均飛行速度300余公里/小時的直升機。
對于水上作業時,ekranoplan提供的速度,要比傳統的水面艦船通常允許的速度要快得多,并且在其高速航行過程中,基本上能不受魚雷或水雷的攻擊。
目前,中國研制的“渤海怪物”,尚不清楚這種設計是否只是一個技術演示器,或者是否認真努力將其投入批量生產,用來裝備解放軍的作戰部隊。
國際防務觀察人士,在看到中國研制的“渤海怪物”,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若這款地效飛行器投入量產的話,就將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概率將在南海、臺海等中國周邊海域運作,用來執行搶灘登陸、奪取離島等軍事行動。
此外,國外相關的軍事網站也將“渤海怪物”與此前中國在南方開發和試驗可以支持大規模兩棲登陸的大型登陸駁船聯系起來觀察,這兩種裝備未來都是可以用來執行登陸等行動的。
考慮到大型登陸駁船容易遭遇多種形式的攻擊,從理論上講能貼近水面高速航行且雷達反射截面相對較小的地效飛行器在登陸等行動中在初始攻擊時更易生存下來。
海軍新聞網站研判,中國研制的“渤海怪物”,其主要用途將集中對海導彈打擊、物資裝備和作戰人員的輸送以及執行兩棲登陸作戰等方面。
總之,與天上的飛機和水中艦船相比,地效飛行器擁有速度快、氣動效率高、經濟性好、隱蔽性強、運輸效率高等優勢,堪稱21世紀的黑科技。
此外,地效飛行器也能執行警戒、巡邏、偵察、反潛、掃雷、布雷、搜索、救援、補給等任務,至少在理論上,它的研制和裝備的前景,已經被防務觀察人士所看好。
“渤海怪物”的橫空出世,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作戰和運輸手段,也展示了在軍事科技方面的硬實力,稱得上是在軍事裝備領域不斷探索和創新的成果,有望在國防安全和維護海洋權益等方面發揮作用。
最終,是否會被投入量產并裝備解放軍相關的作戰單位,還有待一定的時間來觀察。現在,就下相關的結論,顯然為時尚早。不妨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相信時間會給出軍迷想要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