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剛到,山東的天就像扣了口大火鍋,熱得人發悶。從7月2日開始,全省不少地方就被大日頭烤著,諸城、蘭陵等地都沖上了40℃。
菜園里的茄子、辣椒曬得蔫巴巴,玉米葉子也卷成了筒,鄉親們看著直發愁。
雖說這兩天魯中、半島有局地強降雨,即墨一小時就下了45.
7毫米,可雨一停,暑氣又往上冒。眼下臺風“丹娜絲”在南邊打轉,雖說不直接來山東,但它帶來的氣流,讓全省天氣更“熱鬧”了。
未來幾天,副高和臺風外圍環流“較勁”,魯東南、魯西北的鄉親們得留意,可能會有分散的雷雨。不過這雨下得不均勻,有的地塊能喝飽水,有的地方還是干巴巴,全看老天爺“臉色”。
平原種玉米的老鄉注意,大晴天時中午別去地里忙活,日頭毒容易傷苗,澆水選早晚涼快時候。山區種果樹的,要是趕上雷雨,得趕緊看看果園排水暢不暢,別讓雨水泡了樹根。
沿海種大棚的,這幾天有霧有輕霧,棚膜上的水珠要及時清理,別影響光照,還要加固棚架,防備突發大風。
老一輩傳下來的看云識天氣挺有用,比如烏云壓頂、風呼呼吹,就是要下雨了,趕緊收曬好的糧食。
但現在有了氣象預警,咱得把土辦法和科學結合起來,手機里的天氣預報每天都要瞅兩眼。
最讓人操心的是,高溫一時半會兒退不了,就算下了雨,空氣還是黏糊糊的,莊稼容易鬧病害。
玉米蚜蟲、棉花紅蜘蛛這時候最活躍,雨后得趕緊去地里巡查,發現苗頭別拖延。
我個人覺得,現在種地就得眼觀六路,既要盯著天,也要盯著地,多備幾手總沒錯。德州、聊城的老鄉注意,未來兩天可能有雷陣雨,趁下雨前給地里施點薄肥,雨水一沖,莊稼長得更快。濰坊、淄博的旱情還沒完全緩解,家里有水井的,合理安排澆水,別讓莊稼渴著。
青島、煙臺沿海地區,霧氣大濕度高,花生、大豆容易爛根,得趕緊清溝排水,讓根系透透氣。最關鍵的是,不管雨下沒下,防暑不能松,鄉親們下地帶足綠豆湯,別中暑了耽誤農活兒?,F在該干啥?
列個清單給大伙:一是給旱地莊稼拉遮陽網、蓋秸稈;二是檢查溝渠,保證排水通暢;三是準備好農藥,雨后及時防治病害。拿不準的地方,趕緊問村里的農技員,或者看當地農業部門的指導,別自己悶頭干。天氣多變,咱種地的就得靈活應對,大伙有啥好用的土辦法,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互相支支招。
記住了,只要咱把準備做在前頭,不管是大日頭還是雷陣雨,都難不倒咱莊稼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