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這兩天熱得冒火。昨天溫度竄到40℃,日頭毒得能曬化地皮。今兒個小暑節氣到,盛夏實打實拉開了架勢。
縣氣象臺早早就掛出高溫橙色預警,未來24小時好些鎮子最高溫還得37℃以上。莊稼人在地里干活,汗珠子摔八瓣,稍不留神就可能中暑。好在盼頭來了,雨水正在路上。
8日開始,全椒會有陣雨或雷雨,高溫能緩和緩和。可別光顧著盼涼快,這天氣變化里藏著不少農時講究。眼下正是夏播作物管護關鍵期,玉米、大豆剛出苗,水稻正拔節。
高溫天里,地里水分蒸發快,作物蔫巴巴的。但后天這場雨來得巧,趕在雨前把該做的活計提前安排上,能省不少力。
平原地區種玉米的老鄉,得趁這兩天晴好,把地里的雜草除一除。草一多,跟莊稼搶水搶肥,下雨后更是瘋長,到時候更難收拾。
山區種果樹的,要檢查一下果園的排水溝。雖說雨水能解旱,但要是溝不通,積水泡了樹根,果樹可受不了。
大棚種蔬菜的,這兩天高溫還得防著棚里悶熱。
可以把棚頂的遮陽網再加固加固,通風口也調大些,別讓菜苗被悶壞了。
老一輩人有經驗,看這天氣要變,早早就把草木灰備好了。
咱現在可以結合著科學辦法,給葉面噴點磷酸二氫鉀,增強作物抗熱能力。不過也有讓人擔心的地方,有人覺得反正要下雨了,地里的活等雨后再干。
可別這么想,雨前松土保墑,雨后施肥才更見效,時間節點錯不得。就像8日那天可能有7級左右的陣風,大棚架子不結實的,得趕緊加固。不然風一刮,棚膜破了,菜苗遭了殃,損失可不小。
未來幾天,9日到13日還有分散性雷雨,雨水分布不均。
種水稻的老鄉要留意田里的水位,別旱著也別澇著。咱全椒不同地塊情況不一樣,山區坡地保水差,雨后得補點有機肥。
平原洼地容易積水,得提前把排水渠清一清,保證水流暢通。其實,天氣變化對莊稼的影響,就像一場考試,咱得提前做好準備。把傳統的經驗和科學的法子結合起來,見招拆招,莊稼才能長得好。
我個人覺得,種地就得眼里盯著天,手里忙著活,心里算著時節。這兩天趕緊把工具拾掇好,該買的農資備齊,別等下雨了手忙腳亂。最后給大家列個行動清單:明天之內,檢修溝渠、加固棚架、清除雜草、準備葉面肥。
要是拿不準怎么干,村里的農技員最近都在地里轉,隨時能請教。莊稼不哄人,天氣不等人,咱手里的活計得跟著老天爺的節奏走。
把每一場天氣變化都當成農事的信號,收成才能穩當當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