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克球員的排名非常重要,它不僅代表著球員的實力,在臺壇的地位,而且關系著球員能夠拿到的獎金。
排名靠前的選手不僅可以打三大紅包賽,還可以參加像大師賽、上海大師賽等獎金比較多的邀請賽。所以,能夠躋身前16,是每位斯諾克球員的夢想。
不過,對于當前斯諾克的排名體系,有多名球員表示不滿,這主要是因為阿拉伯大師賽的加入,破壞了固有的平衡。
1976年,斯諾克才開始引入排名制,最開始的排名是按照球員世錦賽成績來統計的,由于奧沙利文的教練雷里爾頓是1974、1975以及1976三界世錦賽的冠軍,所以雷里爾頓是有排名以來的第一位世界第一。
到了80年代,由于斯諾克球員和賽事的增多,官方意識到不能再簡單粗暴的用世錦賽成績作為球員的排名,于是開始推出了積分制度。
當時的積分制度和現在是有區別的,那會不是動態的,就簡單的把球員過去兩個賽季的積分相加,以此排名。由于新賽季的成績不計入排名,所以球員賽季初和賽季末的排名是一樣的,在新賽季無論球員表現的有多好,都沒有辦法提升排名,只能等待下個賽季開始,才能迎來排名的更新。
直到14/15賽季,也就是丁俊暉短暫排到過世界第一的那個賽季,世臺聯才啟用了動態積分排名制度。雖然也是統計兩個賽季的成績,但是球員的積分會隨著新賽事的結束而增加或者減少,這樣更能反映球員賽季的實力。
動態排名賽制度一直以來還是受到球員認可的,不過最近這套排名體系,也遭到了一些球員的質疑。這主要是因為沙特大師賽的加入,導致積分有點失衡。
上個賽季拿到冠軍最多的是凱倫威爾遜,以他的奪冠能力,再加上世錦賽冠軍50萬英鎊的加持,于情于理都應該坐上世界第一的寶座。
而事實上到了賽季末特魯姆普仍舊以1984200英鎊的獎金,甩第二的囧哥60多萬英鎊。由于凱倫上個賽季拿到的四個冠軍獎金比較少,所以他的總獎金是1304300英鎊。
雖然官方一直強調現在是四大賽,阿拉伯大師賽是四大賽之一,但是由于這站比賽賽制比較短,不要說和世錦賽比,感覺和英錦賽比起來都差點意思。
英錦賽的資格賽都是11局6勝,而阿拉伯大師賽作為冠軍獎金50萬英鎊的比賽,資格賽卻是是7局4勝制。
可能沙特的土豪不喜歡賽制太長,但是如此短局制的比賽,獎金卻和世錦賽一樣多,確實在一眾比賽中顯得比較突兀。畢竟武漢公開賽冠軍獎金只有14萬英鎊,資格賽都是9局5勝制的。總之,拿到阿拉伯大師賽的冠軍,對于球員來說有點類似于彩票中獎,含金量明顯不夠。
雖然有些球員對排名方式表示不滿,不過赫恩明確表示不會改變排名方式,他認為現在的排名是最公正,最透明的,這種排名方式簡潔,有利于球員看懂,而且這樣的排名方式,也能夠讓球員更加積極的參賽,有比較大的推動作用。
對于動態排名大部分球迷還是支持的,就是對于阿拉伯的比賽還是有球迷覺得,應該把它當做邀請賽,不應該計入排名,確實有點打破平衡。對此,大家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