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日本揮25%關稅大棒!汽車巨頭慌了,美日貿易戰要重燃?
我嘞個去,特朗普又搞“神操作”!7月7日白宮宣布:從8月1日起,美國要對所有日本商品加征25%關稅,還放話“敢反制就追加征稅”。這波操作,直接把美日這對“鐵桿盟友”逼到了貿易戰邊緣。
一、關稅大棒直指“貿易逆差”,日本命脈行業要遭殃
話說得明明白白:“多年貿易逆差都是日本關稅和壁壘搞的鬼”。這話戳中了美國的痛處——2024年美日貿易逆差達680億美元,日本汽車、電子零件占了大頭。
慌的是日本車企:豐田、本田在美國年銷量超400萬輛,加稅后每輛車成本至少漲5000美元。業內測算,若關稅落地,日本對美汽車出口可能暴跌35%,直接沖擊12萬個就業崗位。更狠的是,美國還堵死了“繞道第三國”的路,誰敢中轉就加更高稅,美其名曰“關門打狗”。
二、特朗普的“陽謀”:逼日本企業赴美建廠
信里藏著個“誘餌”:“日本企業來美建廠就免關稅,審批只要幾周”。這招眼熟不?當年對墨西哥、中國都用過——用關稅逼企業把生產線搬去美國,既減少逆差又拉就業。
日本電子巨頭索尼已經表態“考慮在得州擴建芯片廠”,但豐田北美CEO吐槽:“建廠成本比關稅還高,這是逼我們二選一”。更諷刺的是,特朗普一邊罵日本“貿易不公”,一邊惦記著日本的新能源技術——信里暗戳戳提“開放封閉市場”,其實是想讓日本放開氫能源、自動駕駛的技術壁壘。
三、日本敢硬剛嗎?歷史早給了答案
這不是美日第一次“互撕”。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就用“廣場協議”逼日元升值,后來又對日本半導體加稅,每次日本都是“嘴上硬氣,最后妥協”。
現在石破茂政府面臨兩難:反制吧,日本對美出口占GDP的4.2%,真打起來吃虧的是自己;認了吧,國內農民、車企肯定炸鍋。有議員放話“要對美國牛肉、玉米加稅”,但明眼人都知道,這頂多是“象征性反抗”——日本牛肉70%依賴美國,真反制等于“自殘”。
四、全球貿易要變天?連鎖反應已顯現
這波關稅像塊石頭砸進全球貿易池:
歐洲車企偷著樂:寶馬、大眾在美國市場可能趁機搶占豐田的份額;
東南亞慌了:日本企業若從泰國、越南中轉,可能被美國“連坐”加稅;
美元霸權再添籌碼:特朗普想用關稅逼盟友“選邊站”,鞏固美國市場的“吸金能力”。
但也有專家潑冷水: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測算,25%關稅會讓美國消費者每年多花120億美元,“最后還是自己人買單”。
結語:美日這對“盟友”,要撕破臉了?
從“廣場協議”到如今的25%關稅,美日貿易關系從來都是“大哥說了算”。特朗普這封信,與其說是談判,不如說是“最后通牒”。問題來了:日本會吞下這口氣,還是硬著頭皮接招?這場關稅戰,最終會拖垮日本經濟,還是讓特朗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據白宮聲明、路透社、日本經濟產業省數據綜合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