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在菜市場,看見前面有一對白發老人互相攙扶著緩行。老爺爺一手拄著拐杖,另一只手托著老伴的臂彎,老太太則小心地用手臂支撐著丈夫慢慢向前走著。
他們雖然走得很慢,卻都十分默契地攙扶著對方。
那一刻我突然懂得了,漫長婚姻最真實的寫照,不過就是這平凡二字:“攙扶”。
01
記得年輕的時候,我和老公日子過得并不富裕,那會兒,我們曾咬緊牙關買下第一套小房子,每月薪水剛到手,轉眼就被房貸、奶粉錢吞噬干凈。
深夜他加班歸來,我常因嬰兒啼哭而困倦迷糊,卻總會起來摸索著為他熱一碗湯面。
他也總是默默接過碗,后來在我睡熟時又輕輕替我掩好被角,這無聲的扶持,便是風雨飄搖中的一點微光,更是生活重壓下彼此未曾言說的一種支撐。
婚姻之初,我們何嘗不是兩個各自發光的獨立個體?然而真正走入生活深處才明白,婚姻并非像單身時那樣自由快樂,而是要背靠背一同去抵御生活中的各種苦。
當事業受挫的時,當病痛突然降臨時,當父母住院的消息猝然傳來,那些瞬間,我們不再是孤島,而是彼此唯一可依靠的彼岸。
那種攙扶的力量,源于夫妻二人同甘共苦的每一天里,源于彼此默默分擔對方肩頭重量的那份篤定。
02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
“愛情如閃電般能瞬間照亮彼此,婚姻卻如長明燈,需要兩個人共同去守護那微弱而不熄的暖光。”
是啊,許多個夜里,孩子突然高燒,我抱著孩子滾燙的小身體慌亂無措,他二話不說套上外套便沖入寒夜去買藥。
他項目失敗那晚,坐在黑暗客廳一言不發,我輕輕放一杯熱茶在他手邊,只安靜陪坐一旁。
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心照不宣,無需言語,在平凡的生活里,再大的困難,只要兩個人心往一處使,就沒有克服不了的。
然而,歲月終究催人老。記得有一次我陪父母去看病,父親顫巍巍地伸手,母親立即牢牢握住了他的手,那布滿褶皺的手比任何話語都更直抵人心。
父親低聲對我說:“要是沒你媽這只手扶著,這段路,我怕是走不下來了。”母親只淺淺一笑,眼里卻盛滿幾十年相濡以沫的星辰。
那一刻我忽然懂得,所謂白頭偕老,不過是以一生時間,慢慢長成對方生命中無法割舍的那根手杖。
03
終有一日,我們也終將步履蹣跚。或許某個秋日黃昏,我們會坐在長椅上,看夕陽把影子拉得很長很長。我會轉頭對他說:“要是哪天,我們連互相攙扶也走不動了,怎么辦?”
他或許會拍拍我的手,像年輕時那樣說:“那咱們就歇歇,等等對方。實在走不動了,就去下一站,再會合。如果是我先走一步,那我就去下一站占個好位置,沏壺熱茶,等你。你慢慢來,別急。或者咱倆約好了,到時候一起出發?”
就像那句話說的一樣:“有一天老了,我們走不動了,另外一個時空再相守。”這平凡的約定,不驚天不動地,卻讓生命終點的薄暮時分,依然彌漫著愛情的光亮。
地上的人相互攙扶著走,離別后,天上的人微笑著伸出手等著地上的那個人,我想,這便是所謂的愛的永恒吧!
04
說到底,所謂夫妻,不過是兩個凡人,在漫長的人生路上相互攙扶著行走。
年輕時攙扶是支撐,中年時攙扶是默契,暮年時攙扶則是生命深處最深的回響。
其實,生活并沒有那么多驚心動魄的情節,真正幸福長久的婚姻,就是兩個人愿意用一生的時間,在彼此軟弱的時刻輕輕托住對方。
所以,真到了那一天,我們互相攙扶著也走不動了,那就安心地歇一歇,等一等對方。
若是不得不分別,那就與地上的人,好好道個別;和心里的愛人,約好下一程再相逢。
因為我們都相信,在生命旅程的任何一個站點,都一定會有那雙熟悉的手,早早地、暖暖地,在那里等著,準備再一次,穩穩地攙扶住對方。
這,大概就是“夫妻”二字,最平凡也最動人的注解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