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閣里花園小區西門出入口處人車混行(整改前)。
▲加強出入交通管理后,小區西門處恢復了秩序。
臺海網7月8日訊(導報記者 朱海鑫文/圖)近日,有市民向導報反映,思明區僑岳東路仙閣里花園小區西側原本是小區的連體圍墻,去年仙閣里花園小區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在施工途中將小區西側連體圍墻拆除,臨時開辟了西門,出口處私家車、電動自行車與人混行,存在安全隱患。
該小區增設此出入口是否合理?居民反映的安全隱患該如何解決?導報記者展開調查。
調查 小區西門增設出入口 門口道路擁堵人車混行
6月24日上午,導報記者跟隨市民吳先生來到位于思明區僑岳東路仙閣里花園小區的西側,增設的西門就在這條路的轉彎處。西門劃分了機動車道與人行S閘道,還有一個小門。導報記者看到,私家車從仙閣里花園小區西門出來之后就是機動車道,一旁的道路兩側設有斑馬線供行人通過。
適逢早高峰,導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西門門口的這條路車流量、人流量很大。此時,從小區西門出來的機動車、電動自行車,極易與路上的車發生擁堵,而路旁的私家車只能停留在斑馬線上等待,導致斑馬線被占,許多行人與學生只好在電動自行車與私家車之間“見縫插針”穿行。
吳先生告訴導報記者:“這個位置有仙閣幼兒園、廈門市民立第二小學、半山御景幼兒園等多所學校,僑建花園西區、僑建花園東區、聚祥花園、僑建大樓的孩子,上下學都會從這里走過。自從仙閣里花園小區增設了這個西門,每到上下學高峰時期,這段路都會產生擁堵,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聲音 只需解決好安全隱患 這個門還是“很方便的”
西門處為什么會產生擁堵呢?居民劉女士表示:“去年,自仙閣里花園臨時開設了西門以來,就有許多居民因為安全問題向業委會、居委會投訴。去年原本是沒有人行S型閘道,只有機動車道和一個小通道供行人通過,但是有許多居民為了圖方便,騎電動自行車從小門處通過。今年雖然增設了S型人行閘道,但沒有關閉小門,電動自行車還能通過,并不能實際上改變人車混行的局面。”
然而,針對仙閣里花園小區西門的設立,也有部分居民持有不同的意見。有業主表示,仙閣里花園小區是一個大小區,有2000多戶居民,原本一直以來只有東大門供機動車出入,十分不合理,并且不通僑建花園,出去接送孩子、買東西都要繞一大圈,回小區要從SM二期調頭,現在有這個門去半山御景幼兒園,或者到外面商場買東西都很方便。只需要把安全隱患問題解決,還是很大程度上方便居民出行的。
業委會:導報記者采訪后,已進行了優化調整
那么,此處西門的開設是否合規?居民反映的安全隱患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對此,導報記者采訪了仙閣里花園小區老舊小區改造施工方福建建工負責人。
該負責人表示:“當時施工我們只是申請了臨時占道的手續,這個手續到今年4月份已經結束了,本來是想要恢復小區原狀,但是仙閣里小區業委會想要保留這個小門,并且審批了相關手續,所以這個西門就保留了下來。”
對此,仙閣里花園小區業委會主任陳先生向導報記者出示了相關審批材料。他說:“關于小區新增開口,相關手續都是合法合規的,在新增開口前也有經過業主投票贊成。”
7月6日,陳先生再次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針對西門車行開口造成的安全隱患,在記者采訪過后,已經將電動自行車可以通過的小門進行圍堵,目前只保留車輛進口和人行通道,電動自行車禁止從該出入口進出。對于私家車,只允許業主車輛進入,但不能出。今后會加強小區出入交通管理,做好人車分流隔離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