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鎮雄縣認真落實全市黨建引領“2+5”工作機制,借鑒“千萬工程”經驗馬關做法,制定工作方案,構建“121”村民自治模式,共成立村級議事會262個,成立片區議事會906個,組建施工服務隊642支,成立議事小組5425個,統籌推進鄉村治理,形成“共提、共商、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鎮雄縣各鄉鎮(街道)以村(社區)為基本單元,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構建“121”村民自治模式,即每個村(社區)成立1個村級議事會,成立N個片區議事會,組建N支施工服務隊,每個村(居)民小組成立1個議事小組。村級議事會由群眾從片區議事會主任、轄區黨員、鄉賢能人中推選7—9人組成,由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主任。片區議事會主任由片區黨支部書記或村(社區)掛片干部擔任。村(社區)對轄區內的水電工、修理工、建筑工等本地工匠和退休返鄉干部、致富帶頭人、退役軍人等鄉賢能人進行摸底,結合群眾需求,組建房屋修建、村組道路建設、水電維修、種養業提質、人居環境提升、矛盾糾紛化解、“一老一小”關心關愛、理發服務、志愿服務等施工服務隊伍。每個村(居)民小組成立1個議事小組,由3—5人組成,組長由村(居)民小組組長擔任,成員由群眾從微網格長、在家黨員、鄉賢能人等群體中推選產生。
鎮雄縣明確,各級議事機構要聚焦轄區群眾急難愁盼,圍繞黨建引領“2+5”工作機制,結合“千萬工程”重點事項,針對黨的建設、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文明鄉風培育、基礎設施建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方面開展議事。同時,著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組織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破除群眾垃圾亂扔、污水亂潑、相互攀比、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搭建服務平臺,實施共建共管,維護社會穩定,定期分析維穩形勢,排查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全力做好區域內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
鎮雄縣各村(社區)堅持“自下而上”開展民意收集,實行“小組提、片區議、村級定”的三級議事機制,確保“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各議事機構每月至少組織開展1次議事活動。村級議事會結合“1+3+N”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對各片區議事會上報的矛盾糾紛及時組織調解,對不能化解的上報鄉鎮(街道);及時審定民生實事,制定實施方案,組織相應的施工服務隊及時實施,并將實施情況在轄區內予以公示。
來源/昭通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龔萍 陳忠華 文∕圖
終審/胡華玉 編審/保進 劉玉 校對/何淑倩格 編輯/馬思
投稿/ ztsxwzx@126.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