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報網援引美國“Axios”新聞網報道,美國暫停向烏克蘭提供部分軍援,烏克蘭基輔當局公開發出威脅,稱要聯合歐洲生產武器裝備。美國和烏克蘭的關系在特朗普再次擔任美國總統之后,有了明顯變化。美國不再無條件支持烏克蘭,從美烏簽署礦產協議就能看出來。美國不會無償軍援烏克蘭,而是要求烏克蘭給予補償,這才有了礦產協議的簽訂。美國現在不管烏克蘭能否贏得沖突,反正烏克蘭得償還軍援資金。
在俄羅斯用大量無人機和巡航導彈轟炸烏克蘭時,美國五角大樓突然叫停對烏軍事援助,停止提供包括“愛國者3”防空導彈在內的武器裝備,這讓烏克蘭基輔當局感到不安。烏克蘭原本有發達的軍工產業,在蘇聯時期,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建造過多艘航空母艦,俄羅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就是烏克蘭建造的。烏克蘭還有航空發動機和船用發動機的建造能力,之前給俄羅斯供應過大量船用發動機,包括燃氣輪機等。
澤連斯基和普京(資料圖)
但蘇聯解體后,烏克蘭在軍工領域的優勢逐漸喪失,不過現在烏克蘭基輔當局雄心勃勃,想通過和歐洲合作進行武器裝備的聯合制造。在俄烏沖突期間,歐洲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武器彈藥,像戰斗機、主戰坦克、防空武器等。德國提供了新銳的主戰坦克和“愛國者”防空系統等武器,英國和法國提供了“風暴陰影”巡航導彈等武器,英國還提供了便攜式防空系統,支持烏克蘭和俄羅斯對抗。
但烏克蘭高估了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實際上,烏克蘭是美國和歐洲西方國家的棋子,美歐支持烏克蘭是想通過俄烏沖突拖垮俄羅斯。當美國政策轉向時,歐洲會跟進,因為歐洲長期依附美國。可烏克蘭沒看清這一點,覺得自己對歐洲很重要,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從武器裝備制造能力來看,如今的歐洲大不如前,歐洲無法研制五代戰斗機,對美國武器裝備依賴很大,從美國進口了大量武器彈藥。
澤連斯基、特朗普、普京(資料圖)
所以烏克蘭想和歐洲聯合生產武器注定會失敗,因為歐洲自身都依賴美國。現在國際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美國在推動和俄羅斯的正常溝通交流,烏克蘭的壓力更大了。美國已經釋放明確信號,如果烏克蘭繼續執迷不悟,要付出更多代價。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也有自己的考量。普京和特朗普通話時表示,俄羅斯愿意繼續與烏克蘭的談判進程,但不會放棄消除烏克蘭危機根源的目標,也就是要確保烏克蘭實現永久中立化,不加入北約。
而特朗普希望盡早結束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但雙方在這一問題上分歧明顯。俄羅斯在戰場上持續對烏克蘭發起攻擊,就在普京和特朗普通話后不久,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了大規模空襲。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稱,烏克蘭有550多個目標遭到俄羅斯無人機和導彈襲擊,盡管烏克蘭防空部隊擊落了270多架無人機和導彈,但還是有很多目標受損。澤連斯基憤怒地讓特朗普看看結果,呼吁美國趕緊援助烏克蘭。
澤連斯基(資料圖)
俄羅斯這么做是因為其在烏克蘭的目標還沒完全實現,需要通過軍事打擊來推進。而且俄羅斯認為美國利用烏克蘭削弱和遏制俄羅斯的戰略目標沒有改變,只有狠狠打擊烏克蘭,才可能讓美國做出讓步。另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堅持對抗立場,四處尋求支持,俄羅斯想通過持續攻擊讓烏克蘭失去勝利希望,盡快結束沖突。
在這樣的局勢下,烏克蘭威脅聯合歐洲生產武器,更像是一種無奈的掙扎。歐洲自身軍工能力有限,對美國依賴嚴重,很難真正幫助烏克蘭實現武器自主生產。烏克蘭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它在美俄等大國的博弈中,能否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還是個未知數。這場沖突的走向,還需要繼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