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美元罰款,開放APP Store第三方收費渠道,這是歐盟對蘋果公司的反壟斷命令。
7月7日,蘋果公司提起上訴,反對這項基于歐盟委員會《數字市場法》(DMA)規定,所開出的罰單。
2022年,歐盟通過DMA,將Alphabet(谷歌母公司)、亞馬遜、蘋果、Meta、微軟和字節跳動六家科技巨頭列為“看門人”,禁止 “看門人” 限制商業用戶引導消費者至其平臺外渠道。
所謂“看門人”地位,即科技企業擁有巨大的近乎壟斷的市場優勢,可以迫使合作伙伴和用戶,無法繞過平臺使用第三方服務。
而平臺,則對這些第三方服務收取“買路錢”,例如國際上最常見的“谷歌稅”“蘋果稅”。
其中,蘋果公司的“蘋果稅”最為直接顯著,因為第三方下載的軟件,根本安裝不到蘋果手機里。
而例如“Steam稅”,玩家實際上可以去游戲公司官網下載客戶端——當然也會顯著降低游戲體驗。
中國還沒有針對科技平臺的類似法規,但是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有哪些企業具備“看門人”的資格?
一、電信運營商
限制攜號轉網,高資費流量,這是常態。
最令人深惡痛絕的,還是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
幾乎每個手機廠商,都提供了“手機管家”APP,收集攔截 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已經有數百萬以上的碼號庫。
但是,有關部門和企業,每次都臉不紅心不跳,解釋說“無法掌握騷擾電話來源”,所以無法清理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
這就很奇怪了,為什么我們老百姓去辦事,手機都是實名的,很容易封鎖停機。
而發廣告的,為什么就都不需要實名,或者就是消費者收集舉報,也不影響它繼續騷擾?
尤其惡心的是那種——回復退訂,這1毛錢短信費,應該誰出呢?
二、“硬核聯盟”
張棟偉在之前多篇文章里,都點名指出過,中國游戲行業有個幕后的壟斷組織——“硬核聯盟”。
“硬核聯盟”是國產手機里市場份額最大的這些廠商的價格聯盟,旨在維護對國產游戲創業者,收取30-50%的買路費。
按照有關法規,行業內通過壟斷聯合,達成協議,組成價格聯盟,是違法犯罪行為。
但是業內呼吁曝光已經多年,有關部門也都是裝聾作啞。
原因也許簡單,因為這些企業都是共同的主管部門,利益相關方。
最終結果,就是中國的游戲玩家,出國玩游戲被Steam多收30%,國內玩游戲被“硬核聯盟”多收30-50%。
玩物喪志,活該!
三、微信
要說在中國真正的“超級APP”,也就只有微信可以配得上這個稱號。
不管是電子商務,還是視頻娛樂,乃至打車外賣,一般是“一超多強”“雙雄并立”“三國鼎立”等競爭格局,只是激烈程度略有不同。
這種格局下,處于優勢地位的企業一旦采取了不符合市場競爭的做法,就會給后來者趕超機會。
所以,整個市場處于微妙平衡。
但是微信,是絕對的一手天下,是中國幾乎所有手機用戶的通訊和社交入口。
如果中國的數字經濟“看門人”資格只能有一個,那必然是微信所屬。
因為,你真的沒有選擇。
小結:
中國數字經濟還處于發展中階段,所以還沒有像歐美一樣,形成六大看門人或者七姐妹巨頭,各個領域都還在有序競爭,甚至內卷。
你認為,有哪些細分領域里,存在絕對優勢的企業,成為備選的“看門人”?
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