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女感情中,女人最容易犯的一個錯是,容易過度共情他人,對身邊最親密的那個人,有著強烈的救贖心理。
這種行為,本質上是一種越界。
心理學指出,這世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好,別人的事,只需要尊重祝福,老天的事,你管不著。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你才能不亂于心,不困于情,才能相處有邊界,付出有底線,也才能真正建立好一段良性的親密關系。
否則,極容易在過度的救贖與圣母心之中,將自己拽入深淵,萬劫不復。
一
夫妻之間的關系本質,就只一句話: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夫妻之間是最親密的關系,但也必須是有邊界、有底線的關系,親疏有度,才能相處舒服,一旦過度插手他人的課題,介入他人的因果,這段關系,一定會最終走向崩潰。
在結婚十年的時候,37歲的張曉,最終和老公一拍兩散。
沒有狗血的八卦和糟心的破事,僅僅只是因為,張曉太愛操心,太喜歡干涉老公的人生。
張曉是一個聰慧能干,上進心也很強的女人,因為原生家庭經濟條件有限,所以她對生活有強烈的危機感,心態一直比較緊繃。
相比之下,張曉的老公正好是她的反面。出生城市小康家庭,從小物質寬裕,生活平順,身上有一種泰山壓頂也不緊不慢的穩定感。
當初,張曉和老公走到一起,也是看中了老公的這種穩定感和松弛感,她覺得在老公身上,能夠找到難得的輕松自在。
但是,結婚以后,張曉對男人有了更高的期待。她拼命地督促老公努力上進,還拿出身邊的男人,來做參照和對比。
可是,她老公一直是隨意的性子,只想過一點平淡安穩的日子。所以對張曉的督促甚至是逼迫非常反感,夫妻倆吵著鬧著,最后覺得實在容忍不了,只能分道揚鑣。
離婚的時候,張曉覺得很委屈: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好,他為什么就不能領會我的好意?
可男人卻是另一套說辭:我一直就是這個樣子,她難道是第一天認識我?
很多女人結婚以后,會不自覺地擔心男人的身體,焦慮男人的事業,摻和男人和婆家的事……仿佛一句“為了你好”,就是赦免一切過錯的尚方寶劍。
卻不知,無論是身體健康還是事業發展,還是和婆家的關系,這都是男人自己應該面對的問題和課題,你的越界,只會影響你們的關系。
二
35歲的陳夢,因為一種救贖的心態,差點毀了自己的人生。
四年前,陳夢的科室來了一個年輕的男同事,小伙子嘴甜腿勤,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喜歡。尤其是陳夢,對小伙子有一種莫名的心疼。因為小伙子來自于農村家庭,內心的那種敏感與自卑,陳夢一眼就能看出。而這種謹小慎微的討好狀態,就是陳夢以前的生活。
起初,出于一種在對方身上看到曾經的自己的心理,陳夢對小伙子多有關照。接觸日久之后,兩個人的關系越來越親近,越來越有共同語言,再后來,在種種因緣際會之下,兩個人發展成了情人關系。
關系更進一步之后,陳夢對小情人的救贖心理,就更強烈了。除了日常經濟上盡量貼補之外,陳夢還在工作上給予各種便利,各種支持,全方位地扶持小情人。她自以為自己做得滴水不漏,卻不知,一切早已經被競爭對手看在眼里。
最終,因為有這件事作為把柄,陳夢在崗位競選中,不得不主動選擇了退出。為了避免自己的生活被徹底顛覆,她只能主動申請調換到其他城市的分公司,來徹底切斷這段不該有的關系。
而整個過程中,那個小情人最在意的,只是他的個人利益,而不是陳夢的困境與處境。
婚外的關系中,男女之間的差別尤其明顯。男人更理性,更在意自己當下的需求和利益,而女人,更容易投入感情,更容易因為共情對方,而產生救贖心理。
當你圣母心泛濫,立志要拉對方一把時,你就已經把自己的后背交給了對方,對方隨時可以背刺你。
任何親密關系中,男女相處時,請首先做好你自己的事,其他的,你可以建議,可以引導,但是,請別自作主張地干涉。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非誰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