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iPhone 17 Pro系列上放棄了過去兩代產品使用的鈦金屬框架,全面回歸鋁合金機身設計。這一材質轉變結束了自2017年iPhone X以來蘋果持續強調高端金屬(不銹鋼、鈦金屬)的產品戰略。手機僅保留背部Logo區域的玻璃材質以支持無線充電功能。
蘋果此次選擇鋁金屬的核心原因在于環保效益。根據蘋果供應鏈數據,鋁金屬的碳足跡僅為鈦金屬的1/3,其生產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顯著低于鈦金屬。這一轉變直接支持蘋果在2030年前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的目標。事實上,蘋果過去幾年已在鋁材料環保化上持續投入——2022年通過綠色債券投資ELYSIS公司生產全球首批無碳鋁材用于iPhone SE;2024年iPhone 16系列則采用85%再生鋁外殼,使單機碳足跡減少8%。
除環保因素外,鋁合金還帶來顯著的生產優勢。鈦金屬加工難度導致良品率不足60%,而成熟的鋁工藝使生產成本降低40%。同時鋁的密度更低,使iPhone 17 Pro Max重量較前代減輕23克。蘋果還通過激光蝕刻微米級凹槽擴大玻璃與鋁背板粘合面積300%,在增加0.47毫米厚度的情況下維持了IP68防水能力。
材質轉向也引發了產業鏈調整。鋁制機身雖降低碳排放,但回收難度較鈦金屬增加20%。同時因背部蘋果Logo下移18毫米,MagSafe配件磁吸位置需重新校準,磁場偏移達7度,導致保護殼開模成本上升35%。部分供應商已投入1200萬美元改造生產線以適應新設計。
國際環保政策正加速行業變革。就在iPhone 17 Pro模具曝光當日,歐盟通過《電子設備可持續性法案》,強制要求2027年起所有智能手機標注全生命周期碳足跡并采用可拆卸電池。而三星已確認在Galaxy S25系列中推出“100%再生鋁”版本參與競爭。這些動態印證鋁材正成為消費電子環保轉型的核心載體。
iPhone 17 Pro的材質變革揭示科技行業正從純粹性能競爭轉向環保責任與商業效益的再平衡。當輕量化被賦予地球資源保護的內涵,蘋果的鋁金屬回歸既是技術路徑的務實調整,更是碳中和目標下的必然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