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外交舞臺上風云突變,歐盟果斷拒絕了北京的誠摯邀請,掀起了新一輪緊張局勢。
隨即,歐盟公開啟動了針對中國的報復行動,態度強硬,毫不退讓。
面對這一挑釁,我國商務部迅速出手,宣布對等反制措施即日生效,顯示出堅定的回應姿態。
2025年6月20日,歐盟突然宣布了一項針對中國企業的新規定。
根據《國際采購工具》,中國企業被禁止參與歐盟醫療器械領域超過500萬歐元的招標項目。
這個禁令要持續整整5年。
500萬歐元是什么概念?按現在的匯率算,差不多就是4000萬人民幣。
醫療器械這個行業,稍微上點檔次的設備都不止這個價。
一臺進口的核磁共振儀,動輒上千萬。
一個綜合醫院的設備采購項目,輕輕松松就過億。
歐盟這一招,基本上就是把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擋在了歐洲市場的大門外。
要知道,中國的醫療器械產業這些年發展迅猛,從簡單的耗材到高端的影像設備,都在逐步打破西方壟斷。
歐盟27個成員國,是中國醫療器械出口的重要市場。
這個時間點選得很微妙。
6月初,中美剛在日內瓦完成了一輪貿易談判,雙方關系有所緩和。
特朗普忙著應付其他事情,暫時顧不上歐洲。
歐盟選在這個時候出手,顯然是經過精心算計的。
醫療器械只是冰山一角。
翻開時間線,歐盟對中國的貿易限制早就開始了。
2024年,法國率先提議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
法國一家公司勢單力薄,于是拉上了整個歐盟。
最終,中國電動汽車被加征了35.3%的額外關稅。
這個數字相當驚人,直接讓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大打折扣。
中國的反應很快。
既然你們針對我的電動汽車,那我就查查你們的白蘭地。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白蘭地市場,每年要喝掉3000多萬瓶。
法國的白蘭地產業,很大程度上依賴中國市場。
中國宣布對法國白蘭地展開反傾銷調查,法國酒商們坐不住了。
2025年5月21日,歐盟變本加厲,宣布對中國生產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充氣橡膠輪胎發起反傾銷調查。
輪胎這東西,看起來不起眼,實際上是個大生意。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國,歐洲市場上相當一部分輪胎都來自中國。
更過分的是,歐盟還學美國,對小額免稅包裹加征額外費用。
網購時代,跨境電商蓬勃發展,中國正是出口小額包裹最多的國家。
從服裝到電子產品,從日用品到小玩具,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包裹,累積起來是個天文數字。
面對歐盟的步步緊逼,中國的反應相當克制。
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多次表態,希望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分歧。
用外交辭令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有什么事咱們坐下來好好談,別動不動就搞貿易壁壘。
6月17日,原定于7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的中歐經貿高層對話被歐盟單方面取消。
英國《金融時報》引用知情人士的話說,因為貿易爭端沒有任何進展,歐盟不想談了。
這就相當于,你約人家吃飯商量事情,人家直接放你鴿子,還通過媒體告訴全世界:我就是不想跟你談。
即便如此,中國依然保持著大國風度。
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提醒歐盟,2025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在國際局勢動蕩、單邊主義盛行的背景下,中歐更應該加強戰略溝通。
7月4日,德國總理默茨在柏林會見了中國外長王毅。
按照外交慣例,這通常是高層訪問前的準備工作。
有消息說,法國總統和德國總理都可能在7月訪華。
一邊準備訪華,一邊對中國企業下狠手,歐盟這種做法實在讓人看不懂。
7月6日,中國終于出手了。
財政部發布通知,在采購預算4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醫療器械時,排除歐盟企業參與。
這個門檻換算過來,大約是550萬歐元,比歐盟的500萬歐元稍高一點。
中國的反制措施考慮得很周全。
通知明確說明,在華的歐資企業不受影響。
這就是說,那些在中國設廠、雇傭中國員工、為中國經濟做貢獻的歐洲企業,照樣可以參與招標。
為了防止有人鉆空子,通知還規定,參與招標的非歐企業,其提供的進口醫療器械中,從歐盟進口的部分不得超過總金額的50%。
這就堵住了通過第三方轉售的漏洞。
商務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說得很明白:中方多次通過雙邊對話表達善意,愿意通過磋商解決分歧,但歐方一意孤行,中方不得不采取對等限制措施。
"不得不"這三個字,道出了中國的無奈。
誰愿意打貿易戰?大家和和氣氣做生意不好嗎?可是當對方不斷挑釁,你總不能一直當受氣包。
歐盟的如意算盤打得啪啪響。
一方面,在美國發動全球關稅戰的時候,歐盟表面上和中國站在一起,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另一方面,趁著美國無暇顧及,悄悄對中國下手,既能討好美國,又能保護本土產業。
可惜算盤打得再響,也要看現實允不允許。
歐洲企業這些年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大眾、奔馳、寶馬,哪個不是把中國當成最重要的市場?西門子的醫療設備,飛利浦的醫療器械,在中國醫院隨處可見。
法國總統馬克龍曾經警告過:陷入中美貿易爭端,歐盟承受不起。
這話說得在理。
歐盟27個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有幾個真正有實力跟中美掰手腕?
7月7日,歐盟發言人表示,正在與美國就原則性協議進行談判,取得了良好進展,爭取在7月9日之前達成協議。
看來歐盟是鐵了心要跟美國走到一起。
問題是,特朗普是個什么樣的人,全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
今天簽的協議,明天就能撕毀。
歐盟真的相信能跟美國達成"公平"的貿易協議?看看越南的下場就知道了。
中國的反制措施已經生效。
歐洲的醫療器械企業,將失去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
要知道,中國正在推進醫療體系現代化,每年的醫療器械采購金額數以千億計。
失去這個市場,對歐洲企業來說,損失不可謂不大。
更重要的是,這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不會任人欺負。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你對我設置壁壘,我也會對等反制。
全球化時代,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
貿易戰沒有贏家,最終受損的是各國企業和消費者。
歐盟應該明白,與其跟著美國起舞,不如坐下來好好談談。
畢竟,合作共贏才是正道。
歐盟對中國醫療器械企業下手,中國被迫反制,這出貿易摩擦的大戲還在繼續上演。
歷史告訴我們,貿易戰從來都是兩敗俱傷。
當年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最后還不是坐下來談判?歐盟能撐多久,我們拭目以待。
希望歐洲的政客們能夠清醒一點,別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