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32年深秋的大別山區。李開文蹲在自家新分到的三畝田埂上,粗糙的手指捻著黑土——這地昨天還是地主黃老財的。遠處傳來歡快的嗩吶聲,紅軍工作隊正在曬谷場上給貧農們發地契。
"開文哥!"鄰居家二小子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紅軍招兵處來了!俺報了名,你也..."
"我三十五了。"李開文拍拍膝蓋上的土,眼睛卻忍不住往村口瞄。那里插著面紅旗,旗下排著長隊,都是二十出頭的小伙子。
夜里,李開文翻來覆去睡不著。妻子在黑暗里突然開口:"想去就去吧。分了地,餓不死俺和娃。"他猛地坐起來,看見妻子眼角閃著淚光。
天剛蒙蒙亮,李開文就摸出了門。五歲的兒子鐵蛋正在巷口玩石子,看見父親背著包袱,哇的一聲哭出來:"爹!你別走!"
李開文喉嚨發緊,把兒子往鄰居家院門里推:"聽話!爹打完仗就回來!"他轉身大步流星地走,不敢回頭,直到走出二里地,才讓眼淚淌了滿臉。
招兵處的年輕干事看著李開文的歲數直皺眉:"老哥,咱們這是要打仗..."
"俺能挑二百斤擔子走山路不歇氣!"李開文急得扯開衣襟,"您看這身板!"
干事被他胸口曬得黝黑的皮膚震住了——那上面還有給地主扛活時留下的鞭痕。就這樣,李開文成了紅二十五軍炊事班年紀最大的新兵。
02
1935年過草地時,李開文已經是炊事班長了。連日的陰雨讓戰士們嘴唇發紫——沒有干柴,已經三天沒喝上熱水了。夜里宿營,李開文把全班叫到背風處,突然開始脫衣服。
"班長!使不得!"小戰士王栓子急得結巴,"這、這要凍壞的!"
李開文不言語,把濕漉漉的灌木枝往貼身的襯衣里塞,直到肚子鼓得像懷胎十月的婦人。第二天拂曉,當他把干燥的柴火從懷里掏出來時,全班都傻了。
"還愣著干啥?"李開文呵著白氣,"燒水!"
就這樣,紅軍戰士們在茫茫草地上第一次喝到了熱乎乎的野菜湯。代價是李開文全身浮腫,走路時腿上的皮膚繃得發亮。軍醫看得直跺腳:"老李!你不要命了?"
"沒事兒。"李開文憨笑著指指耳朵——去年救戰友時被炮彈震聾的右耳,"這兒壞了,別的零件總得派上用場。"
03
1937年春天,延安棗園的窯洞里,毛主席正伏案寫作。警衛員小張輕手輕腳進來,放下一碗冒著熱氣的紅燒肉。
"嗯?"毛主席抬起頭,"今天伙房改善伙食?"
"報告主席!"小張憋著笑,"是新調來的老班長特意做的。他說看您熬夜,瘦了。"
毛主席夾起塊肉嘗了嘗,眼睛一亮:"這位老班長叫什么?"
"李開文,原紅二十五軍的,過草地時..."
"就是那個'懷里揣柴火'的老李?"毛主席已經站起來往外走,"我得見見他!"
炊事班院子里,李開文正掄著斧頭劈柴。聽見腳步聲回頭,嚇得差點把斧頭扔了——毛主席就站在他面前!
"老班長,"主席笑著伸出手,"你做的紅燒肉,比我老家的還好吃。"
李開文在圍裙上使勁擦手,卻不敢握:"主席,俺、俺手臟..."
毛主席一把抓住他滿是老繭的手:"這雙手,養活了多少革命同志啊!"
從此,李開文成了毛主席的專職炊事員。他發現主席常工作到凌晨,卻只有冷饅頭充饑,便想了個法子——在炭盆灰燼里埋幾個紅薯。半夜主席餓了,扒出來還燙手呢。有天夜里毛主席突然來廚房"查崗",正撞見李開文在埋紅薯。
"好你個老李!"主席板著臉,"搞特殊化?"
李開文急得直搓手:"主席,您、您要批評就批評,但飯得趁熱吃..."
毛主席突然大笑,拍拍他肩膀:"那我得寫個檢討——辜負了老班長一片心啊!"
04
1947年3月,胡宗南大軍逼近延安。中央書記處連夜開會討論轉移方向。爭論越來越激烈,突然"砰"的一聲,毛主席拍了桌子:"必須向東!這是戰略問題!"
任弼時也站了起來:"主席!東面是黃河,西面..."
門突然被推開。李開文端著茶盤愣在門口,顯然沒料到會撞見這場面。會議室瞬間安靜,所有人都等著這個冒失的炊事員挨訓。
李開文卻徑直走到毛主席面前,放下茶碗:"主席您不能這樣,隨便發脾氣實屬不好。"
空氣凝固了。周總理緊張地看著毛主席,卻見主席盯著李開文看了半晌,突然嘆口氣:"老班長說得對。"他端起茶喝了一口,"咱們心平氣和地再討論。"
新中國成立后,組織安排李開文去天津當糖廠副廠長。報到那天,他站在寬敞的辦公室里渾身不自在。玻璃窗明晃晃的,照得他看見自己兩鬢的白發。
"同志,"他拉住辦事員,"俺不識字,管不了廠子。讓俺回大別山吧。"
辦事員急了:"這怎么行!是毛主席親自..."
"你就跟主席說,"李開文眼睛亮晶晶的,"老李想給鄉親們辦個食堂,就像當年在延安那樣。"
05
1951年國慶節,李開文作為勞模代表進京觀禮。毛主席在懷仁堂接見時,一眼就認出了他:"老班長!你的食堂辦得怎么樣?"
李開文從懷里掏出個布包:"主席,這是俺們村種的棗,甜著呢!"
警衛員要上前檢查,被主席攔住。他當場打開布包,拿起一顆棗就咬:"嗯!比延安的還甜!"突然壓低聲音,"還有紅薯嗎?"
李開文笑了,皺紋擠成一朵花:"埋在后山呢,啥時候主席去,俺現挖!"
1974年冬天,七十六歲的李開文在自家小院里曬太陽。鐵蛋——現在已經是縣農機站站長了——匆匆跑進來:"爹!北京來人了!"
中組部的同志捧著個木匣:"李老,這是毛主席托我們帶給您的。"打開一看,是包已經干癟的紅棗,下面壓著張紙條:"老班長,嘗嘗新棗。—毛澤東 1974.10"
李開文用顫抖的手捧起一顆棗,老淚縱橫。他想起延安那個雪夜,炭盆旁,主席一邊剝紅薯皮一邊說:"等勝利了,老李,咱們要在全中國都吃上熱乎飯。"
"爹?"鐵蛋輕聲問,"您說什么?"
李開文抹把臉,把棗子分給圍觀的鄉親們:"我說,趁熱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