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長城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本月正在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份條例草案提出,將長城相關的文化遺產包括文物古跡、傳統村落、非遺等納入法定保護范疇,推動將具備條件的長城點段辟為參觀游覽區。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將明令禁止攀巖、刻劃、野營等9類長城本體破壞行為。針對非參觀游覽區,北京市首創電子圍欄、無人機巡查等科技手段,提示風險,勸阻攀爬。
《北京市長城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由北京市文物局起草,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北京市文物局表示,這份條例草案落實"大保護"理念,將與長城相關的其他文物古跡、革命史跡、歷史文化街區和名鎮名村、歷史建筑、傳統村落、古樹名木、農業遺產等,以及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長城賦存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環境,均納入法定保護范疇,全面彰顯長城的文化景觀價值。同時構建政府統籌、多部門聯動責任機制,明確市、區人民政府統籌職責,細化文物、文旅、規劃等12個部門分工,并專條規定長城沿線協同保護,推動跨區域聯合執法與資源共享。
長城專家、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表示,因為長城保護是全方位的保護,僅僅靠文物部門是不行的,還有農業農村、園林綠化、氣象、消防等的責任都做了規定,這較原來有很大改善。
北京市文物局在《北京市長城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中表示,北京長城體量巨大、價值突出,在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建設中有重要地位。但隨著時代發展,2003年頒布實施的政府規章《北京市長城保護管理辦法》在系統性保護、精細化管理、活化利用深度等方面已難以完全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除了跨部門、跨區域協同保護機制需進一步法定化,還有對未開放段"攀爬野長城"等行為的管理手段有限,長城文化傳播體系化、品牌化不足等。
正在征求意見的條例草案提出,推動將具備條件的長城點段辟為參觀游覽區,整合文旅資源,拓展利用路徑,培育拓展新業態,服務長城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由區人民政府向市文物部門備案,并由市文物部門向國務院文物部門備案。
董耀會表示,對于開放管理這一塊做了深化,把開放管理的權限下到區里,各區可以去規劃。這次很明確地把權限給了長城沿線的各區,各區根據需要規劃開放段落,規劃出來之后還可以委托第三方運營。
根據條例草案,北京市文物部門應當建立長城參觀游覽區名錄,并對名錄實施動態管理制度。禁止在長城本體上從事攀巖、刻劃、野營、駕駛等活動。區人民政府加強對非參觀游覽區長城的管理,在周邊道路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區文物部門、長城保護機構可以采用電子圍欄、無人機巡查等科技手段,提示攀爬風險、勸阻攀爬行為。
董耀會建議,除了政府主管部門,還可以加強社會力量參與長城保護。動員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比如成立長城保護基金會,宣傳長城保護,挖掘與弘揚長城文化和精神。要支持成立相關的社會組織,充分動員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到長城的保護和文化宣傳當中來。
這份條例草案從本月初到月底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以通過郵件、電話、傳真等方式提交,具體渠道可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查詢。北京市文物局表示,將根據公眾意見,對條例草案的內容進一步修訂完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