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通過科技賦能非遺,助力鄉村文化振興與產業發展,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5年7月5日,重慶移通學院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智鏈忠韻青衿隊走進重慶忠州,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體驗之旅,沉浸式感受忠州歷史記憶與扎染技藝的獨特魅力。
【赴忠州之約,志愿者化身群演共筑歷史光影】
清晨,隊員們奔赴忠州皇華城,化身歷史劇群演保衛皇華城,融入忠州當地文化。烈日下,隊員們同專業演員一起在高溫下堅持演繹,汗水早已浸透衣衫,卻依舊保持著飽滿的精神狀態。此次歷史劇以忠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背景,旨在讓更多人領略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用實際行動助力傳統文化傳播,為忠州歷史文化的演繹注入了鮮活力量。
【穿越千年的染藝之旅:非遺傳承人帶你解鎖扎染全工藝體驗】
下午隊員們來到忠州創業谷,在縣級非遺傳承人戈小紅老師的指導下,系統學習扎染制作流程。從板藍根植物染料的發酵工藝,到"扎、浸、染、晾"四大核心技法,傳承人結合世代相傳的經驗,為隊員們揭開扎染技藝的神秘面紗。在實踐環節,隊員們運用絞纈、夾纈等傳統技法,將布料通過折疊、捆扎、縫合等方式塑形,再經過多次浸染、氧化,一件件獨具匠心的藍白作品逐漸成型。在這里,隊員們不僅能學到堅實的扎染本領,更能感受到非遺文化背后深厚的精神內涵。
【從遺跡到記憶:傳承人的歷史守護心聲】
忠州皇華城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圍繞古城歷史保護與傳承,提出創新構想——期待借助現代AI技術賦能文化遺產保護,并呼吁更多志愿者加入,共同推動皇華城文化影響力邁向新高度。扎染工作室的張老師也表示我們既要借助AI創新,又不能讓傳統特色被科技掩蓋,需要在兩者間找到平衡。
【承非遺文化:青年三下鄉解鎖非遺密碼】
此次忠州皇華城與扎染技藝體驗之行,是“智鏈忠韻青衿隊”三下鄉活動的精彩篇章。在皇華城遺址的實地探訪中,隊員們深切體悟到巴渝文化的厚重滄桑;而在扎染工坊的沉浸式實踐里,近距離領略到傳統手工藝的精妙絕倫與無窮魅力,也全面了解到非遺技藝的傳承困境與創新發展需求。隊員們將用青春創意激活傳統文化基因,以實踐行動推動非遺技藝煥發新生。
撰稿:龔曉靜
圖片:單建琴、蔡濤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