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焦作日報
2025年7月8日《焦作日報》A01版
二十天“移”出供電能力新保障
20天神速“移”來4臺“電力方艙”,硬核承載起新增負荷,啃下了今年迎峰度夏保供最硬的“骨頭”。
這是國網焦作供電公司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又一次有力行動!
閃電部署 刻不容緩
2025年4月以來,焦作供電區內運輸卡車電動化進程飛速推進,相關縣區重卡充電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集中報裝接電呈爆發式增長,區域內原有在運變電站容量迅速告罄,供電壓力驟增。
為了解決供電不足問題,國網焦作供電公司深入分析重卡充電負荷所在集中區域及增長趨勢,精準測算容量缺口,科學論證移動變電站的布點方案和容量需求,確定了在沁陽、博愛、武陟等關鍵區域部署1臺110千伏變電站移動變壓器和3臺35千伏移動變電站的總體規劃。
“相較于建設永久性變電站所需的漫長周期,車載移動變電設備具備高度集成化與靈活機動性,集成了變壓器、開關柜等核心電力設備,以模塊化設計、投運快捷的特點,能夠快速實現區域的電力增容。”國網焦作供電公司副總經理秦曉軍介紹,“移動變電站還可根據實際用電需求,隨時調整供電方案。”
方案確定后,國網焦作供電公司第一時間向河南省電力公司匯報,高效辦理資產調撥審批手續,來自平頂山、南陽、濮陽、周口公司4家兄弟單位的4臺移動變電設備星夜兼程奔赴焦作地區。與此同時,涉及的相關縣區爭分奪秒在規劃布點區域制訂周密的土建方案,確保“地等項目”,為后續安裝爭取了寶貴時間。
攻堅克難 不舍晝夜
移動變電站從兄弟單位拆卸,再轉運到焦作地區施工安裝,是項目鏈條上的關鍵一環。此前,國網焦作供電公司實地查看移動變電設備的運行狀況和技術參數,與兄弟單位深入溝通調撥細節,嚴格按照技術規范和安全規程,完成了移動變電設備及配套設備的拆卸、封裝、出站等工作。
攻堅克難
特別是在平頂山110千伏趔山變電站的拆除和轉運過程中,由于出站道路窄、坡陡,設備車輛難以出站,國網焦作供電公司提前安排叉車、堆高車等施工車輛進場,并使用枕木、砂石、鋼板鋪就通道,將原計劃10天的工期壓縮至兩個晝夜,高效完成設備車輛出站上路。隨后,又協調大型特種運輸車輛,制定最優運輸路線,確保這些“電力方艙”在長途跋涉中萬無一失。
設備抵達現場,才是攻堅的開始。為了保障施工工期,國網焦作供電公司組建多支突擊隊,在4個不同現場同步開展攻堅。施工人員克服高溫酷暑、惡劣天氣等困難,晝夜奮戰在攻堅克難的第一線;技術人員全程駐守現場,嚴格把控設備就位、電氣安裝、電纜敷設、保護調試等每一道關鍵工序質量,各環節無縫銜接,緊密協同,快速推進整體工程進度。
時至6月13日,沁陽35千伏山王莊移動變電站率先建成投運,成為首個緩解壓力的關鍵節點,迅速承載起1.615萬千瓦負荷;6月17日,博愛35千伏拐河移動變電站接力投運,接入重卡充電負荷0.806萬千瓦;6月25日,武陟35千伏東尚移動變電站成功送電,新增接入負荷0.81萬千瓦,有效解決了原有主變及10千伏線路存在的重過載、供電能力不足等問題。
焦作速度 硬核支撐
6月26日清晨5時,天剛放亮,作業現場尚有絲絲涼意,舒適的體感溫度并沒有讓110千伏和莊變電站站長劉梅梅放松:“要確保3號車載移動變壓器的正確接入,我們今天的倒閘操作將多達338次,盡管前期已經充分準備,但任何一個微小細節出現變動,都會影響整個變電站運行。”
焦作速度
在投運現場,值班人員依據啟動試運行方案,完成倒閘操作、負荷切換、核對定值等復雜流程,對設備的電壓、電流、溫度等關鍵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實現移動變電站與主網架的正確銜接,確保各項指標均符合標準,設備運行穩定。“投運成功,一切辛苦都值得!”一夜沒合眼的劉梅梅在投運成功后如釋重負地說。
不僅是變電運維專業,在整個建設施工周期,從周密部署到快速行動,從跨市協調到星夜兼程,此次多專業、多部門、跨市縣協同作戰的移動變電站集群建設,國網焦作供電公司以高度的責任感貫穿項目始終,在20天內書寫了電網建設的速度奇跡,不僅有效化解了重卡充電集中報裝帶來的巨大接電壓力,避免了因供電能力不足導致的項目建設延遲,而且對焦作電網的整體供電能力提供了“硬核支撐”,也為全省應對局部負荷激增提供了寶貴的“焦作經驗”。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預計焦作電網用電最高負荷將達530萬千瓦,網供負荷達450萬千瓦,相較于去年分別增長7.1%和15.1%。4臺移動變電設備的投入運行無疑對提高局部區域供電能力、優化電網結構、提升供電可靠性和靈活性貢獻了力量,更為綠色交通發展提供了及時、可靠的能源保障。度夏過程中,國網焦作供電公司將通過優化電網運行方式,開展電網風險防控,督導各類電源穩供增發等方式,全力確保焦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電力支撐。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麗娜 通訊員 李曉光 攝影報道
部分內容和圖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原創文章版權屬《焦作日報》(微信號: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版權所有:焦作日報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1120180013
總值班:呂正軍 統 籌:王 鵬 梁易凝
責 編:拜利萍 審 核:趙曉曉
編 輯:劉冠宇 校 對:薛 瑩
本報全媒體常年法律顧問:律師呂曉燕 律師朱建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