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任何外部勢力都休想撼動中國統一的決心。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在公開場合擲地有聲地表態:"臺灣問題關乎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沒有談判和妥協的余地,中國就是要統一,這沒有什么好商量的。"這一強硬表態不僅是對美國近期在臺灣問題上挑釁行徑的嚴正警告,更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實現國家統一的堅定意志。
崔天凱的發言直擊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虛偽面目。他指出,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美國卻一再炒作"美臺交易"的可能性,甚至放出風聲試探中國態度。然而,中國早已看透美國的算盤——美國并非真心關心臺灣,而是試圖以此為籌碼,在貿易、科技等領域逼迫中國讓步。崔天凱強調,臺灣問題在中美關系中始終是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議題,如果美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問題本可輕松解決,但美國卻不斷挑戰中國底線,甚至增加在南海的軍事存在,企圖干涉中國內政。
中國臺灣(資料圖)
事實上,美國近期在臺灣問題上的動作愈發頻繁。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多次公開表示希望訪華,并計劃率領商業代表團與中國談判。然而,美國商務部卻在此時對中國連退三步:恢復對華供應EDA芯片設計軟件、解除西門子等公司對華禁令;恢復對華出口乙烷;重啟對華供應大飛機發動機,并放寬C919適航證。表面上看,美國似乎在釋放善意,實則是在為特朗普訪華鋪路,試圖換取中國在稀土出口等問題上的讓步。
然而,中國早已識破美國的意圖。中國商務部加速批準恢復對美出口稀土磁鐵,但明確表示,稀土管制雖已放寬,但回到關稅戰前的水平并不現實。美國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為其國內經濟已不堪重負——美國防部稀土庫存僅剩67天用量,F-35戰機生產線面臨停工,五角大樓不得不支持"技術換稀土"方案。與此同時,貿易戰導致美國農業與能源產業遭受重創,中國已三個月未購買美國石油,通脹壓力加劇,特朗普政府急需通過訪華帶回大宗訂單,以緩解國內經濟危機。
中國臺灣(資料圖)
但美國顯然打錯了算盤。崔天凱在發言中明確指出,美國若想解決臺灣問題,必須邁出最關鍵的一步——明確支持中國統一。特朗普雖多次釋放"和平與統一"信號,卻從未作出明確表態,導致賴清德等“臺獨”勢力不斷試探中方底線,甚至提出"公司并購論""城鎮戰"等激進言論,加劇臺海緊張局勢。美國《外交政策》季刊文章早已警告,特朗普政府若不明確反對“臺獨”,將把美國卷入災難性戰爭,因為美國根本沒有實力與決心在臺海與中國正面對抗。
中國的反制措施已讓美國感受到壓力。解放軍近期在臺海展開大規模警巡,4天內派出142架次戰機、超過30艘戰艦逼近臺島24海里,創下近期新高。與此同時,中國外長在歐洲訪問期間,要求歐盟"堅持一中,反對臺獨",德國總理梅爾茨承諾新政府將恪守一個中國政策,法國外長巴霍也強調法國政策"沒有任何改變"。盡管歐盟表態仍屬傳統政策延續,但已表明國際社會對臺灣問題的態度——任何挑戰中國主權的行徑都將遭到堅決反制。
中國臺灣(資料圖)
崔天凱的發言不僅是對美國的警告,更是對全世界的宣告:中國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今天的中國,經濟、科技、軍事全面崛起,實現統一是既定國策,任何外部勢力都無法阻擋。面對賴清德等“臺獨”勢力的挑釁,解放軍已做好充分準備,而國際社會也愈發看清美國的真實意圖——它根本無力干涉中國內政,卻妄圖以臺灣問題為籌碼,榨取經濟利益。
特朗普若真想訪華取得成功,就必須認清現實:臺灣問題不容交易,中國統一不可阻擋。若美國繼續在臺灣問題上挑釁,只會加速中國的統一進程。正如崔天凱所言:"中國就是要統一,這沒有什么好商量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