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蒲湖
濱州位于山東省北部,地處黃河下游、黃河三角洲腹地,這里地產豐富,有眾多的特色美食。山東民間機構《年調查》綜合考慮成名時間、影響力、普及性等多方面因素,曾經發布“濱州最值得推薦的特色美味名吃”十一種,下面逐一做些介紹。
第一名:濱州鍋子餅
流鐘鍋子餅
濱州鍋子餅系由清朝末年濱城西關一邢姓業者初創,故又名“邢家鍋子餅”,迄今有百年歷史。另一種說法稱,鍋子餅源于明朝末年、沾化區大高鎮流鐘村一桑姓人家,故稱“流鐘鍋子餅”。
事實上,除了上面說的兩家之外,還有無棣的佘家鍋子餅,也很出名。
第二名:大山燒雞
大山燒雞
大山燒雞,源于濱州無棣縣碣石山鎮(原大山鎮)。民間傳說,明朝時,大山鎮的邢有才因為一手做燒雞的絕活,而入宮做了御廚。告老還鄉后,返鄉把手藝一代代傳承了下來。
在濱州,除了大山燒雞之外,沾化的趙氏扒雞也享有盛名。
第三名:魏集肴驢肉
魏集肴驢肉
惠民縣魏集鎮的肴驢肉,據稱從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就已經遠近聞名了。到了清朝,更是被同治皇帝欽點為專用膳食。
第四名:武定府醬菜
武定府醬菜
惠民縣城,清朝為武定府治。武定府醬菜,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山東地方傳統名產之一。
第五名:喬莊水煎包
喬莊水煎包
水煎包早在清朝光緒年間就開始在博興縣喬莊鎮出現,最早做水煎包的是徐姓和崔姓的人家。2011年時,喬莊水煎包被山東省評為100中不可不吃的美食之一。據稱,北京全聚德飯店都曾專門派人前來學習、引進。
在濱州,當地人還喜歡吃一種煎制食品,叫做“油煎鍋貼”,是引進、借鑒的濟南鍋貼。
第六名:芝麻酥糖
芝麻酥糖
芝麻酥糖是濱城一戶常姓人家的家傳絕技,聞名省內外。
第七名:杜橋豆腐皮
杜橋豆腐皮
杜橋豆腐皮,是清朝末年、惠民縣清河鎮杜橋村杜氏三兄弟所創制,遠近聞名。
第八名:渤海文蛤
黃河口文蛤
文蛤(花蛤),被譽為“天下第一鮮”。而黃河口三角洲,是我國三大文蛤產地之一,濱州沾化、無棣位于渤海之濱,緊鄰黃河三角洲,文蛤質優味美。
第九名: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濱州的無棣、沾化位于渤海之濱,當地有一種螃蟹,身體呈梭形,背有三個隆起,故稱“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肉質細嫩鮮美,色艷味香。
第十名:渤海對蝦
濱州對蝦
濱州出產的對蝦個大肉肥,味道鮮美。濱州是山東省最大的對蝦苗種繁育基地。
第十一名:青陽炒雞
青陽炒雞
青陽炒雞興起于鄒平市青陽鎮賈莊村,是當地村民侯振勇師傅(排行老八又稱候八)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創制的。
《年調查》介紹說,在確定以上名單的第十一名時,曾經考慮要把青陽炒雞換成陽信燒羊排,因為兩者相比,陽信燒羊排之美味略勝一籌;但是從影響力來看,青陽炒雞似乎更大一些。
濱州陽信是我國肉類生產百強縣之一,生羊屠宰量位居全省前茅。同時,陽信又是山東省回民主要聚居地之一,回民擅制羊肉,“陽信燒羊排”即為其長期實踐中探索出來的一種特色美食。
除了上面的這些,入圍的還有惠民馬蹄火燒、惠民韓記香腸、鄒平臺子火燒,博興千張粉皮、鄒平西董酸漿豆腐,以及博興繡球干貝、沾化清燉開凌梭,還有小營丸子等,都有由于影響力和輻射范圍的限制、而非味美不足,沒能進入前十一名的推薦。
對于上面的榜單,大家如果有任何意見,歡迎留言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