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打起來了!7月2日,俄海軍副總司令斯坦尼斯拉夫·古德科夫在庫爾斯克州邊境指揮部被導彈直接擊中身亡。僅僅四天后,7月6日,烏克蘭無人機群深入俄羅斯近千公里,將俄國防工業核心“進步”研究院的生產車間炸毀。
與此同時,曾承諾“二十四小時結束戰爭”的特朗普突然改口,稱“不確定”自己能否結束俄烏沖突,其團隊更稱此前說法是“夸張”。難道俄烏沖突又將迎來一波高潮?在美國態度轉變后,這場沖突還有無被結束的可能?
烏克蘭“斬首”成功
七月二日凌晨,庫爾斯克州,一枚導彈撕裂了俄軍邊境指揮部的寧靜,沖天火光中,一個名字讓整個克里姆林宮為之震動:斯坦尼斯拉夫·古德科夫。也就是說,在戰場上被打的節節敗退的烏軍,依然在不停用“斬首”行動來挽回自己的頹勢,
這位年僅四十二歲的海軍副總司令,不是什么官僚體系里熬出來的將軍,他是一顆在前線炮火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太平洋艦隊王牌陸戰旅的指揮官,普京親自授予的“金星”獎章得主。很明顯,如此年輕的軍事將領,普京對他寄予厚望。
要知道,就在幾個月前,他剛剛被委以重任,負責整個庫爾斯克方向的戰線。現在,他的指揮所被一發“快遞”精準命中,連同十名部下,瞬間從俄羅斯的將才名單上被抹去。這不只是俄羅斯軍方的巨大損失,更是暴露俄軍在持續推進戰爭進度時,防御力量依然存在漏洞
如果說古德科夫的死,是對俄軍指揮系統的外科手術式打擊,那么四天后的行動,則是一次釜底抽薪。七月六日,烏克蘭的無人機飛越了近千公里,深入俄羅斯腹地,目標是伏爾加河畔一座毫不起眼的城市——切博克薩雷。
這里沒有軍隊,卻比任何軍隊都更致命。城里的“進步”研究院,是俄羅斯國防工業的“大腦”,專門為俄軍的無人機和“伊斯坎德爾”導彈制造“眼睛”和“耳朵”——那些決定武器能否百步穿楊的自適應天線。
烏軍特種部隊像幽靈一樣癱瘓了周圍的防空雷達,無人機群隨即低空掠過,將生產車間和研發大樓炸成了一片廢墟。普京前腳還在夸耀俄軍裝備的優越性,后腳,生產這些裝備的命脈就被掐斷了。這一巴掌,打得又狠又響。
一枚蓋不住傷疤的勛章
接連的重創,讓一個幽靈般的問題浮出水面:到底是誰在泄密?從前線指揮官的精確坐標,到腹地核心軍工廠的防御漏洞,俄羅斯的內部情報網,仿佛成了一個四處漏風的篩子。這種被自己人出賣的感覺,遠比戰場上的傷亡更讓人心寒。
普京的反應很快,他簽署命令,追授古德科夫第二枚“金星”獎章。這是史無前例的哀榮,既是對這位年輕將領的痛惜,也是在向全軍展示一種姿態:我們絕不屈服。同時,也宣稱俄軍無人機同樣在戰場取得不俗戰果,至少摧毀了烏軍超過20億美元的裝備。
看起來這姿態很強硬,但這枚沉甸甸的勛章,更像是一塊巨大的膏藥,試圖遮蓋住高級將領接連隕落和內部防線千瘡百孔的巨大傷口。至于什么俄軍武器已經超越了部分西方武器,則更像是為前線的戰士加油打氣,表明劇本還掌握在俄羅斯自己手里。
然而,傷口在流血,光靠一塊膏藥是堵不住的,一場內部的清洗和整肅,恐怕在所難免。而這種“自己人查自己人”的行動,本身就會耗費巨大的精力,讓本就復雜的戰局,變得更加兇險。更關鍵的是,大洋對岸的美國,又一次不安分了。
一個靠不住的“救世主”
就在俄烏雙方互相捅刀子,殺紅了眼的時候,大洋彼岸,那個曾經許諾“二十四小時結束戰爭”的男人,突然改口了。七月六日,特朗普對著鏡頭坦言,他“不確定”自己能否結束這場沖突,這一表態,讓全世界的看客都愣住了。
畢竟特朗普當初為了重返白宮,最重要的競選口號就是短時間內解決俄烏沖突,結果等他真的當選,雖然做出各種努力,但成效甚微。為了讓自己不至于丟面子,他最終甩出一句“我當初在開玩笑”,他的團隊更是站出來解釋說,之前的承諾只是一種“夸張的表述”。
這種一百八十度的轉彎,背后是極其冷靜的商人算計,當調停的風險太高,需要美國付出太多真金白銀,甚至要在談判桌上對普京做出重大讓待時,這位信奉“美國優先”的精明商人,隨時準備撂挑子。
畢竟,烏克蘭地下的礦產資源,美國公司已經簽下了協議,第一波紅利或許已經“落袋為安”。當那個曾經為你搖旗吶喊的最大支持者,開始計算自己的得失,甚至準備抽身離場時,對烏克蘭而言,這比戰場上任何一次失敗都更致命。
不過從目前已知的細心來看,特朗普只是覺得自己可能沒能力結束俄烏沖突,但這并不代表他就會對烏克蘭不管不顧。因為就在7月7日,他又在接待來訪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于白宮舉行的晚宴上表示,美國會對烏克蘭輸送更多武器。
至于是真的會對烏克蘭持續援助,還是在向內塔尼亞胡釋放美國“絕對不會置盟友于不顧”的信號,暫且不得而知。但無論怎么看,但是這種表態,以及后續可能得對烏援助,對俄羅斯來說,都算不上是一個好消息。
結語
持續了一千多天,俄烏沖突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烏克蘭正用一種近乎搏命的方式,將戰火燒向俄羅斯的五臟六腑,試圖摧毀對方的戰爭潛力。俄羅斯則在用最高規格的榮譽,來掩蓋內部的巨大隱患和高級將領的生存危機。
雙方都在加碼,都在把賭注推向桌子中央,然而,真正可能決定牌局走向的,或許是那個悄然變臉的美國。當西方陣營最強有力的玩家都開始盤算著如何脫身時,烏克蘭的處境,將瞬間從艱難滑向絕望。
這場在烏克蘭土地上進行的代理人戰爭,正不可逆轉地滑向一個更深、更黑暗、也更危險的漩渦,不是嗎?
信息來源:
財聯社2025-07-06《特朗普改口稱不確定能否結束俄烏沖突》
新華網2025-07-08《特朗普:美國將對烏克蘭輸送更多武器》
環球時報2025-07-07《俄海軍副總司令古德科夫陣亡,普京發聲:他是名真正的俄羅斯軍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