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剛經歷一場高溫災難,為何百姓都沒感覺?感謝空調,感謝電網
很多人都沒意識到,我國剛剛經歷了一場高溫災難,放在一般國家,損失將不可估量。
長期以來,我國老百姓對高溫帶來的災難沒有足夠的認識,因為我們被保護的太好了。
在國際上,人們將連續三天超過32℃的天氣稱為熱浪,達到熱浪程度后,就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影響。
在我國,則是將連續三天超過35℃稱為熱浪,之所以標準不同,或許是因為中國老百姓更抗熱。
而在7月份的這幾天高溫中,我國很多地區的溫度都超過了35℃,部分地區達到40℃甚至43℃,絕對達到了高溫熱浪的災難級別。
高溫災難的影響有多大呢?
首先最直觀的就是對人體的影響,高溫天氣會導致人體體溫調節系統失效,各項身體系統出現紊亂,進入嚴重負荷狀態,甚至導致死亡。
對于兒童、老人、病人來說,高溫的危險性更大,因為他們的身體機能更脆弱。
同時高溫還會改變生態系統,比如它會讓蚊子更加活躍,讓蚊蟲擴大繁殖區域,導致登革熱、寨卡病毒、黃熱病等疾病迅速傳播,影響人類的生命安全。
其次,高溫對農業和畜牧業都有很大影響。
對于水稻來說,當溫度超過45℃,水稻谷芽就會被徹底燒死,如果水溫持續幾天在45℃以上,秧苗也會被熱死。
另外,當水溫達到35℃時,大部分水生生物會無法生存,非生物成分也會發生難以預料的變化。
而對于畜牧業來說,高溫會導致動物生病,比如溫度超過28℃,蛋雞就會發生應激反應,導致蛋雞不進食,蛋產量下降,免疫力降低。
同時高溫讓蚊蟲滋生,也容易產生各種疫病。
高溫還會增加人們用水,引發供水危機,會導致水體溫度升高,改變用水的性質,對工農業用水和居民用水造成不利影響。
而在生產方面,高溫也會迫使工廠停工,設備損耗嚴重,精密儀器出現故障等等,這些都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而若是高溫引發火災,帶來的災難更是無法估量。
過去十年中,全世界都出現過多次高溫災難。
比如2019年7月,歐洲出現高達40℃的持續高溫,導致鐵軌變形、電纜受損。
為了確保安全,歐洲一些國家只能被迫取消班列,或者延時啟動。
兩個月后,澳大利亞的高溫導致當地十分干燥,從而引發長達五個月的山火,造成經濟損失高達數百億元。
而在2024年,印度因為夏季的持續高溫,導致2.5萬人中暑,217人因高溫死亡。
這還只是一個簡單的預估數據,因為在村莊和貧民窟中,還有更多人被熱死。
這可不是胡亂猜測,畢竟在2024年,發達國家的法國都因高溫死亡3700人,更何況是更熱更貧窮的印度呢?
所以說,超過35℃的持續高溫,就是一場大型災難,對于大多數國家而言都是非常恐怖的存在。
然而在我國7月份的這場高溫災難中,老百姓們除了嘴上說幾句熱死了,卻并沒有太多的感覺,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很大的原因是我國的空調普及度太高了,根據數據統計,我國每百戶人家擁有140多臺空調,普及率早已超過100%。
有了空調后,我們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工廠、辦公室,只要是在室內場合,就不必擔憂高溫的侵襲。
所以在這里我們必須要感謝空調,感謝我們強大的制造業,也感謝我們的經濟發展,讓老百姓們都買得起空調。
同時,我們也必須感謝國家電網,國家的電力。
正是因為我國擁有強大的電力基礎保障,才讓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使用空調,才能用得起空調。
一個很明顯的反面教材就是印度,印度人需要工作三個月才能買一臺1.5匹的空調。
而就算買了空調,印度也沒有那么多富余的電力供老百姓們使用,畢竟印度發電量還不到我國的四成,對于14億人口而言,這點電量遠遠不夠。
所以每當面對高溫熱浪時,印度全國上下都是哀聲一片,而我國的老百姓們卻都沒有太大感覺,這或許就是被保護的幸福吧。
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