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賺大了,雙管齊下,昔日盟友也沒有放過,硬骨頭開始服軟!
特朗普還是我們熟悉的那個特朗普,這次再次出現“TACO”,而此次與之前不同之處在于,這次特朗普除了延長了關稅暫緩期之外,還對14個國家宣布實施最新的關稅政策!
當地時間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延長所謂“對等關稅”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
同時將從8月1日起對來自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關稅。
從特朗普最新的關稅中,我們可以看到依然非常高,日本、韓國均是25%!
在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對日本、韓國加征的關稅分別為24%、25%,而日本進行了八次談判,結果不僅沒有降反而拍增加了1%!
而剛剛宣布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的柬埔寨,關稅竟然直接高達36%,這個要遠比對越南加征的關稅高很多。不過,對于越南來說,更多的是在轉口貿易上面,加征了40%關稅。
泰國昨天還表示,尋求與美國達成協議,可以接受10%的關稅,甚至可以接受10%~20%的關稅,但是現在特朗普沒有給泰國這個機會,直接將關稅加征至36%!
面對如此高的關稅,貿易還可以做,但是恐怕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會對經濟引發連鎖反應!
在本次通知加征關稅的名單當中,日本、韓國是被第一時間通知的,我們也知道,日本和韓國,無論是在軍事、貿易上均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可謂是美國的盟友!
即便如此,特朗普這一次還率先拿他們開刀了,原因也很簡單,特朗普感覺他們賺美國太多錢了,不公平,而且談判了這么長時間,也沒有談出結果。
那么,如果在8月1日之前,依然不能達成關稅協議,那么將會進一步影響日本、韓國與美國的關系。
不過,這一次特朗普加征的關稅只是針對此前并未進行加征的商品,與已經加征的不會進行疊加。
比如特朗普當前已經對汽車實施了25%的關稅,對路鋼鋁以及相關衍生品加征了50%的關稅,而這些商品的關稅不會與剛宣布的25%關稅進行疊加的。
那么,隨著特朗普發出函件之后,各國也均進行了回應,但是態度也與此有所不同!
日本首相石破茂稱加征關稅令人遺憾,將繼續談判捍衛國家利益,政府召開綜合對策總部會議商討應對方案,尋求盡快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韓國方面表示,將在8月1日前加緊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以實現互利成果,并通過“復興伙伴關系”推動兩國關鍵產業的發展。財政部將監測關稅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若波動過大將果斷應對。
日本和歐盟在關稅談判方面,被市場稱為美國最難啃的兩塊硬骨頭,但是從日本的最新表態中已經發生了變化,從不著急變為了盡快達成協議!
韓國的表態也同樣發生了變化,韓國也同樣表示不著急達成關稅協議,而如今也再加急與美國進行談判了。
南非方面回應表示,南非質疑美方依據的貿易數據,稱本國進口商品平均關稅為7.6%,且77%的美國商品零關稅進入南非,目前等待美方協議框架模板,將通過外交渠道推動建立平衡互利的貿易關系。
近期,特朗普還對金磚國家發出威脅,要加征10%的關稅,對此,巴西總統盧拉批評其行為“極不負責任”,強調各國有權采取對等措施;中國外交部也表示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
然而,我們也發現,歐盟這塊難啃的硬骨頭竟然不在首批名單當中。
從最新的市場消息來看,美國向歐盟提出協議,擬對所有歐盟商品維持10%基準關稅,豁免飛機、烈酒等敏感行業,但未同意歐盟關于豁免汽車、鋼鐵、鋁、制藥等行業的訴求。
近期特朗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通話后,歐盟貿易主管與美方取得聯系,談判敏感性高,具體內容未確定,需特朗普批準;歐盟原計劃7月8日前達成協議,現現狀延長至8月1日以爭取更多時間,且擔憂美方關稅政策可能反復。
法國、意大利、愛爾蘭可能認可烈酒和飛機行業豁免;特朗普政府延長暫停令,歐盟委員會稱談判仍在進行中。
美國對歐盟的關稅協議提議,本質上是在貿易博弈中采取的選擇性施壓策略——通過豁免部分行業換取談判空間,卻回避歐盟核心訴求,凸顯其單邊主義傾向。
目前特朗普只是發出了第一批名單,后續還會陸續公布其他貿易伙伴的關稅,從目前關稅水平來看,是在對貿易伙伴進一步施壓!
這或將與在近90天談判結果不理想,有很大的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