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8日訊(實習編輯 何承銳/編輯 齊靈)據普華永道中東(PwC Middle East)最新發布的報告,到2035年,中東地區的GDP總量預計將從目前的3.57萬億美元增長至4.68萬億美元。其中,人工智能與清潔能源將貢獻2320億美元的GDP增量。
目前,包括沙特在內的中東國家正專注于開發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通過減少對石油收入的依賴,進而實現經濟多元化。
根據今年四月發布的 《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人工智能競爭力指數洞察報告》,沙特在該領域的研究產出全球排名第15位,共計發表29,639篇人工智能科研論文,躋身全球主要貢獻者之列。
圖源:《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人工智能競爭力指數洞察報告》
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與谷歌合作,耗資1000億美元,于2024年啟動了Project Transcendence項目。合作將包括開發阿拉伯語大模型,縮短該地區人工智能服務可訪問性的差距。此舉旨在促進當地科技初創公司的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并促進與全球科技公司的合作,使沙特處于區域創新的前沿。
按照報告模型顯示,基本情境為2035年該地區GDP將達4.61萬億美元。而最樂觀的情況下,若大規模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與執行氣候管理行動,到2035年該地區可以將GDP提高到4.68萬億美元。如果考慮到熱浪、水資源短缺和洪水等氣候風險,預計GDP將降至4.57萬億美元。
圖源:普華永道中東官網報告
普華永道中東可持續發展平臺負責人Yahya Anouti表示,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將是如何有效平衡人工智能的成本與可擴展性,以及提高清潔能源的利用率。尤其在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投入生產應用的當下,實現上述平衡對于釋放該地區潛力至關重要。
普華永道表示,中東正憑借其全球最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以及迅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服務和基礎設施,享有獨特的戰略優勢。在下一波技術驅動的可持續經濟增長浪潮中,中東處于有利位置。
此外,普華永道中東在報告中強調企業、政府和社會之間的協調運作。提出發展建議,如重組產業、推進人工智能應用本地化、擴大創新規模以及提高經濟韌性。同時,呼吁政府、商界和學術界采取大膽、協調的行動共創該地區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