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鈞哥哥
撰稿|鈞哥哥
巴西名將雨果·卡爾德拉諾在社交媒體發布退賽聲明時,全球乒壇瞬間炸鍋——這位現役外協最強選手,竟因美國簽證問題無緣WTT拉斯維加斯大滿貫。這場看似偶然的意外,實則是國際體育政治化浪潮下的典型樣本,更暴露出國際乒聯(ITTF)的治理失能。
1
作為擁有葡萄牙護照的歐盟公民,雨果本可憑借美國"免簽證計劃"(VWP)輕松入境。他提前三個月提交ESTA申請,卻在賽前兩周收到晴天霹靂:因2023年代表國際乒聯參加古巴泛美錦標賽及巴黎奧運資格賽,美方認定其不符合免簽資格。
"這就像你帶著VIP通行證去演唱會,結果保安說'你上個月去過競爭對手的場子,現在得重新買票'。"某資深教練如此比喻。雨果團隊立即啟動B計劃,在美乒協和奧委會協助下申請緊急簽證。然而當他們搶到面試預約時,距離比賽開打僅剩48小時——連加急服務都成了空中樓閣。
據統計,2023年美國對古巴相關旅行者的簽證拒簽率高達67%,而體育界人士占比超過三成。雨果的遭遇絕非孤例,伊朗選手阿米里雷扎·阿巴西和阿塞拜疆選手埃切·哈拉克同樣因"敏感國籍"被擋在門外。這讓人不禁質疑:當體育賽事變成政治博弈場,運動員究竟是選手還是籌碼?
2
面對三名選手集體退賽,ITTF的回應堪稱"教科書級甩鍋"——僅發布一則"深表遺憾"的聲明,未對簽證流程提出任何質疑或協助。這種態度與其去年主席選舉的混亂形成詭異呼應:當時因程序違規導致選舉無效,最終靠臨時修改章程才選出新主席。
"這就像物業公司只收錢不修電梯,業主們還得自己搭梯子上下樓。"某前國家隊教練直言。WTT系列賽作為ITTF旗下頂級商業賽事,本應建立完善的選手保障機制。但現實是,從雨果的簽證危機到此前非洲選手因疫苗類型被拒賽,ITTF始終扮演著"事后諸葛亮"的角色。
反觀國際足聯(FIFA),在2022年世界杯期間為受戰爭影響的烏克蘭、俄羅斯球員開通特殊簽證通道。同樣是國際組織,治理能力的差距猶如專業隊與業余隊的較量。
3
雨果事件暴露的,是冷戰思維在21世紀體育領域的幽靈復辟。美國將古巴之行視為"政治污點",本質上是對拉美左翼政府的打壓延伸。這種"寧可錯殺三千"的審查邏輯,正在摧毀體育作為文明交流橋梁的本質。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65個國家因政治原因抵制;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蘇聯如法炮制。這些歷史傷疤提醒我們:當體育與政治過度捆綁,最終受傷的永遠是運動員和觀眾。
4
解決這類危機需要三管齊下:其一,ITTF必須建立應急簽證機制,與各國使領館建立綠色通道;其二,推動WTT賽事設立"政治中立保護區",明確禁止以旅行史為由拒簽;其三,借鑒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休戰協議》,在賽事期間暫停相關政治審查。
"不能讓運動員成為地緣政治的炮灰。"歐洲乒聯主席的呼吁道出共識。當雨果在聲明中寫下"無法掌控的狀況讓我錯過關鍵賽事",每個熱愛乒乓球的人都該感到刺痛——我們究竟想要一個充滿政治算計的角斗場,還是一片純粹的競技綠洲?
這場簽證風波猶如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倒下的不僅是雨果的參賽機會,更是國際體育共同體的信任基石。當ITTF還在用"深表遺憾"敷衍了事時,或許該想想:如果連最基本的參賽權都保障不了,這個組織存在的意義何在?體育無國界,但守護這份純粹的人,必須更有作為。
乒乓球拍可以擊碎政治壁壘,但首先需要有人舉起它——而不是把它當作互相攻擊的盾牌。
免責聲明:本文中描述的過程和所配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旨在傳遞社會正面信息,無低俗或有害引導,不代表本平臺立場,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感謝原作者的辛勤付出,著作權歸屬于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來源、作者標注錯誤或侵權,請原作者持權屬證明,后臺私信聯系本號,我們將及時更正或盡快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