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的革命歷程
中共榮縣地下黨組織梗概
榮縣是一片紅色熱土。1911年9月25日,吳玉章、龍鳴劍、王天杰等組織武裝反清斗爭,在榮縣縣城宣布“榮縣獨立”,成為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統治的縣級政權,促進了榮縣人民的思想解放。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1924年,經中共早期著名革命家和理論家惲代英介紹入黨的宜賓人鄭佑之在榮縣五寶鎮、古文鎮一帶開展革命活動。1925年2月,鄭佑之在榮縣五寶鎮發展了榮縣第一個中共黨員程慕仁。同年,建立榮縣第一個黨小組——中共榮縣五寶小組。1926年夏,建立榮縣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榮縣五寶支部。1927年秋,建立中共榮縣特支委員會。1928年夏,成立中共榮縣縣委。此后,或因斗爭環境惡劣,或因斗爭策略需要,榮縣的中共地下組織曾數次停止活動,又幾度恢復。組織機構先后由縣委演變為支部、特支、縣委、縣工委、縣革委、中心縣委。
1928年中共榮縣縣委機關駐地(旭陽鎮河街117號)
從1925年榮縣第一個黨小組建立,到1949年12月6日榮縣解放,中共榮縣地下黨組織領導榮縣人民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掀起了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大革命時期,中共榮縣組織領導的工農運動如火如荼。特別是1927年春,榮縣“國共合作”領導的武裝抗捐聲勢浩大,震撼全川。土地革命時期,中共榮縣組織領導榮縣人民開展了“反牛頭捐”斗爭、為援救被捕農友圍攻縣公署、雙石橋“五二五”斗爭、瓦滓灘鹽廠工人罷工、“八一三”榮縣農民武裝起義、李子橋暴動等一系列重大斗爭。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榮縣組織高舉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團結國民黨左派和各階層人民,掀起轟轟烈烈的救亡運動。以中共黨員和進步青年為骨干,中、小學教師學生為主體的10多個抗日宣傳團隊活躍在城鄉;廣大熱血青年踴躍參軍抗日;為前方抗戰義賣、捐獻活動廣泛開展。根據已知檔案資料統計:1937-1945年,全縣至少有24339人參軍抗日。僅1940-1944年,全縣各界為抗日捐款即達4593.69萬元,捐糧7490噸。解放戰爭時期,中共榮縣組織領導榮縣人民掀起“爭和平、反內戰、爭民主、反獨裁”斗爭。國共內戰爆發后,中共榮縣組織領導榮縣人民開展了“抗丁、抗糧、抗捐”、控制地方武裝、“爭溫飽,求生存”和迎接榮縣解放的斗爭。1949年12月6日上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八師挺進榮縣縣城,榮縣迎來了解放。
榮縣“八一三”起義示意圖
1938年吳玉章在榮縣向父老鄉親作抗日演講
1949年12月6日,榮縣群眾迎接解放軍進城。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20多年艱苦卓絕的奮斗中,據不完全統計,榮縣為黨和人民事業,為國家和民族解放犧牲的先烈先后有557人(含抗日陣亡426人)。其中:有在榮縣第一個被國民黨軍閥槍殺的中共黨員,被譽為武裝抗捐“三勇士”之一的周國新。有吃大苦、耐大勞、機智果敢,參加北伐、廣州起義,被榮縣人民譽為“農王”,曾任中共梁山中心縣委書記的曾萊。有中共榮縣縣委委員、榮縣農民協會主席,1930年榮縣“八一三”武裝起義主要指揮者之一,宜賓“五人冢”烈士黃大舜。有榮縣“八一三”武裝起義高山大隊大隊長,曾任中共湖北青山區委書記,1948年在同暴亂分子作戰中犧牲的鐘子華。有曾任中共榮縣五寶支部書記,后參加新四軍,在對日作戰中犧牲的李玉良。有鼎新游擊隊副隊長,李子橋暴動的領導人,在敵人面前英勇不屈的女英雄張二娘。有南京雨花臺二十五烈士之一的傅開陽。有對黨和人民事業赤膽忠心的革命烈士繆洪彬。有一身是膽、為民請命,在“公堂”上智斗國民黨資中專員的共產黨員馬介民等等。
黨的歷史告訴我們,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革命先輩先烈們流血犧牲、努力奮斗,就沒有廣大人民群眾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顧黨的歷史,就是為了從中汲取接續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來源:榮縣方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