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生死競速的醫療戰場上,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憑借精湛醫術與高效協作,成功從死神手中搶回2名急危重患者,持續為長三角地區醫療救援筑牢堅實防線。
年僅28歲、全身燒傷面積達85%且伴有28%呼吸道灼燒的特重度燒傷患者被緊急送入急診,立刻啟用化學傷害急危重病救治流程,由于患者氣道已被“火焰+強酸”灼傷,整個氣道內壁腫脹,越來越緊,隨時有可能發生喉頭水腫而窒息,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關鍵操作第一時間為患者打開生命通道,同時在超聲引導下建立深靜脈通路,開展補液擴容、燒傷創面等緊急處理。
救治過程中面臨諸多難點。患者燒傷面積大、深度深,治療期間出現大面積燒傷繼發重癥感染、膿毒血癥,肺部出現因膿毒血癥導致的浸潤情況。醫務部牽頭協調成立包括急危重病、燒傷科、眼耳鼻喉科、心血管內科、普外科等在內的多學科專家MDT救治專班。
在后續治療過程中,根據燒傷救治的不同階段精準施策——
燒傷休克期:精準把控液體復蘇量,全力保證組織灌注,既避免補液不足,又防止補液過量出現肺水腫或腹腔間隔室綜合征等情況;
水腫回吸收期:精細管理液體回吸收速度,避免身體遭受二次打擊;感染期:借助動態檢測炎癥指標與基因檢測技術,多手段捕捉致病菌,實施精準抗炎治療,快速干預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創面修復期:采取分階段手術,保證患者安全下循序漸進修復創面,早期先行手部切痂植皮,后期四肢深度創面、關節部位行分期切痂+人工真皮覆蓋+序貫植皮,得益于精準術前評估、個體化手術方案及全程精細化創面護理,最終患者植皮片基本存活。
目前患者氣切口已愈合,病情逐步好轉。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待創面完全愈合后,還將幫助患者共同走過抗瘢痕增生、功能恢復、皮膚護理與并發癥預防、心理支持及長期生活質量提升等關鍵時期。
而就在6月,來自浙江55歲的燒傷患者也在金山醫院被成功救治。患者燒傷面積約32%,同時伴有胸部閉合傷、多發肋骨骨折、嚴重復合性肺損傷、脾破裂、失血性休克以及腰椎骨折等嚴重傷情,處于嚴重失血性休克。醫院迅速啟動化學傷害急危重病救治流程,先后為患者實施纖支鏡引導下經皮氣管切開術、支氣管鏡檢查+肺泡灌洗、腰1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胸腰椎橫突間植骨術等一系列高難度手術,度過圍手術關、感染關、復合型吸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關等,成功挽救生命。
記者獲悉:今年4月金山醫院“化學傷害急危重病救治能力的建設與提升”項目成功入選全市首個“化學傷害急危重癥救治”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目前醫院積極推行“急危重癥救治一體化”綠色通道模式,大幅提升急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同時成熟運用ECMO支持下的急危重病“雜合”技術,在化學傷害等急危重患者救治中發揮關鍵作用。據統計,近3年醫院累計救治各類危重病人3000余例,涵蓋重癥感染、多發傷、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各類休克、呼吸衰竭、急性中毒、腦復蘇后綜合征、內分泌危象、消化道出血、惡性心律失常等廣泛病種,搶救成功率超過90%。
后續,金山醫院還將持續深化與長三角地區醫療機構的合作,進一步優化“黃金救援圈”運行機制,加強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不斷提升在急危重癥救治領域的綜合實力和搶救成功率,為守護區域民眾生命健康貢獻更大力量。
原標題:《金山醫院打造長三角“黃金救援圈”:生死邊緣,成功救治特重度燒傷患者》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顧泳 通訊員 羅迎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