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進一步弘揚衛生健康崇高職業精神,泰安市衛生健康委推出【岱宗醫路 仁心無疆】欄目,將聚焦全市優秀醫務工作者的先進事跡和精神風范,激勵全市醫務工作者見賢思齊、奮發有為,凝聚建設健康泰安的強大動能,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更加精湛的醫療技術,努力推動全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張秀錦,男,1969年10月出生,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山東分會會員。畢業于泰山醫學院,肥城市安駕莊鎮衛生院外科主任。擅長骨外科、普外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治;能獨立完成髖關節置換等骨科大中型手術操作及創傷的急救和各種骨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新型科研成果一項,并在國家級醫學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 10 余篇。2022年,榮獲“泰山基層名醫”榮譽稱號。
實現心中理想,孜孜不倦求奮進
成為一名白衣天使是張秀錦自小的理想,年少的他深知一個患上重癥的人對家庭意味著什么,也深深懂得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在患者心中是多么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必須要學到精湛的技藝。工作后他多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通過多種途徑不斷提高自己的診療水平。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功底,在他的行醫生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三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具有外科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工作能力,總結了諸多醫學經驗。近年來,他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新型科研成果一項,并在國家級醫學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10 余篇。
醫治患者病痛,精益求精做醫生
三十多年來,張秀錦時刻牢記“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的服務宗旨,把精益求精作為座右銘,把患者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患者的需要當作第一選擇,把患者的利益當作第一考慮。他為人謙恭低調,對技術精益求精,對待病人滿腔熱忱。對所救治的病人、不管是來自農村、還是城市,不管是第一次住院、還是多次住院,他都一視同仁,堅持“只看病情,不看背景”的原則。在他的眼里,病人沒有貧富、貴賤之分,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一個好醫生就是要讓群眾看得起病,能花10元錢解決的問題,決不能讓病人多掏1分錢。作為家庭醫生團隊長,他多次帶隊下鄉義診,受到農民朋友的歡迎和一致好評。
爭優創先促發展,以身作則做表率
自1994年擔任外科主任以來,他時刻提醒自己的責任就在于“領”,在于“干”。他深知一名好醫生,不僅需要高超的醫術,更需要廉潔的醫德醫風,這樣才能無愧于白衣天使的崇高形象。所以他處處以身作則,任勞任怨,熱情為患者服務。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想患者之所想,對患者認認真真檢查、詳詳細細解說、兢兢業業施診。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堅持每天下班前詳細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來搶救病人對他對他來說更是家常便飯。在工作中,時刻為病人著想,從檢查到治療,為患者精打細算。對外地來就診的患者,他還會跟相關科室溝通聯系,盡量安排當天做完檢查,明確診斷,給予及時治療。一次,正值下班之際,一位泰安道郎的開放性骨折的病人,病人小腿骨折外露近兩個小時,因大量失血,病人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并且病人因來時未帶錢物,病人及其家人擔心不予及時治療,顧慮較大。通過和家人溝通后先積極手術治療,后墊付欠款,積極組織全科人員進行緊急手術,避免了病人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病人出院時滿懷感激地給他送來了錦旗。
從一名普通醫務工作者到科主任,張秀錦同志勤奮創業,無私奉獻,處處為病人著想,贏得了患者的贊譽、社會的好評、組織的認可,前來就醫的患者絡繹不絕,就連毗鄰鄉鎮甚至是外縣市的患者也慕名而來。他經常說“用我的專業特長為患者解除痛苦是我的天職,也是我最高興的事情。”
來源:泰安市衛生健康委
投稿地址:fcjsx04@163.com
編輯審核: 肥城市衛生健康宣教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