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水畔,慢時光輕輕流淌
溫柔地擁抱著每一寸河岸
波光粼粼的水面
映照著城市的另一面
繁忙與喧囂在此刻遠去
悠悠光陰在這里悄然駐足
沉淀下無盡的靜謐與悠長
閑暇之余,漫步滬水畔
覓得繁華中的一抹詩意
盡享浮生半日閑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青浦北橫港
在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旁
橫臥著一條濱水景觀長廊——北橫港
正以嶄新的面貌
訴說著水潤萬物的共生故事
作為金澤鎮“藍色珠鏈”水系
“七湖一河”中的“一河”擔當
北橫港近年來通過系統治理
實現了從單一防洪排澇功能
向生態、景觀、文化多元價值的華麗轉身
成為青浦區水環境治理的典范
繪就城水相依、人水相親的畫卷
生態修復,重塑“水下森林”
為將北橫港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青浦區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采用“水下森林”生態修復技術,在河床種植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并結合挺水植物的種植、卵石灘的布置,打造水生動物、水生植物、微生物生存的優質環境。同時,通過控源截污等生態修復提升措施,提升水質,并保持穩定。
如今,漫步北橫港畔,可見魚群穿梭、白鷺翩躚,水體透明度顯著提高,儼然蛻變為一條“會呼吸”的生命廊道。
岸線貫通,打造“多元綠道”
依托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契機,重點聚焦華為基地周邊的北橫港4.2公里區域,通過濱水濕地、親水棧橋、生態驛站的串聯,打造騎行道、親水道、漫步道、馬拉松道“四道合一”的多元慢行系統,同時與淀山湖、元蕩、攔路港、太浦河的慢行系統形成閉環,實現濱湖濱河公共空間的全線貫通。
沿岸植物與木質棧道相映成趣,使這里成為人們親近自然的理想場所。若抬頭觀望橫跨北橫港的映月橋,更有一番“河中有深潭,明月映水淵”的景致。
春看桃源春曉,夏看綠樹蔭濃,秋看楓葉流丹,冬看濱河野趣……北橫港的蛻變是青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寫照。從污染治理到生態復興,從單一功能到多元價值,這條兼具生態韌性、文化底蘊與科創活力的示范河道正以清澈的流水、靈動的生命和開放的姿態,書寫著“最江南”的生態新篇章。
來源:上海水務海洋
編輯:沈逸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