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藏樣式雷圖檔·故宮卷(全九函)
編著者:國家圖書館 編
定價:45000元
ISBN:978-7-5013-8073-2
“樣式雷”是對清代二百多年間主持皇家建筑設計的雷姓世家的譽稱,是我國古代科技史上成就卓著的杰出代表。據統計,現有2萬余件樣式雷圖檔存世,是世界建筑檔案存世最多的一種。其中,國家圖書館收藏樣式雷圖檔近1.5萬件,為樣式雷圖檔最大的收藏單位。本書收錄國家圖書館藏故宮相關樣式雷圖檔377件,其中圖樣303件,文檔74件。這些圖檔生動展現了清晚期故宮各殿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記錄了有關機構從初期構建、選址勘測、規劃設計到具體施工的全過程。作為一手史料文獻,故宮樣式雷圖檔對于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科技及清代歷史等有重要參考價值。
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
齊氏醫書四種(全四冊)
編著者:(清)齊秉慧 撰輯
《中華醫藏》編委會 編 江凌圳 主編
定價:3200元
ISBN:978-7-5013-8204-0
《齊氏醫書四種》二十卷,清道光刊本,現藏長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齊秉慧(1764—?),字有堂,號戎州逸士,敘州(今四川宜賓)人。自幼聰敏好學,習舉子業,逢家遭變故,以教書、經商糊口,然體弱多病,遂棄商業醫。
《齊氏醫書四種》約成書于清嘉慶十一年至清道光十六年(1806—1836)間,含《齊氏醫案崇正辨訛》(《醫案》)、《齊氏家傳醫秘》(《醫秘》)、《痘麻醫案》、《痢證匯參》四種。
《醫案》六卷:卷一、卷二論六經辨證,卷三論先天腎和命門學說,卷四、卷五論后天脾胃學說及證治,卷六為婦兒外科治案。
《醫秘》二卷:上卷以八綱論病,下卷闡雜證諸法,為齊氏臨證之經驗總結。
《痘麻醫案》二卷:上卷論痘疹病因病機、臨床癥狀和轉歸,下卷論痘疹治法、匯集效方。
《痢證匯參》十卷,為齊氏重鐫清吳道源之作并附己驗案。
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
醫學切要全集(全二冊)
編著者:(清)王文選 輯
《中華醫藏》編委會 編 江凌圳 主編
定價:1600元
ISBN:978-7-5013-8205-7
《醫學切要全集》六卷,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慶饒氏刻光緒八年(1882)重印本,現藏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
王文選(約1804—1889),字錫錱,號席珍子,又號亞拙山人,萬縣(今重慶萬州)人,擅長面診、舌診。曾開設“存存醫館”,為貧苦百姓義診。1884年,慈禧太后賜王氏銀牌,欽加六品銜龍章寵錫。著有《存存匯集》《光明眼科》《遂生外科》《方便一書》《壽世醫鑒》等。
《醫學切要全集》成書于清道光二十七年,含《醫學切要》《眼科切要》《幼科切要》《痘科切要》《外科切要》《奇方纂要》六種。后附清代黃為良《醫學一統》。
《醫學切要》:該書主要以歌訣形式介紹中醫基本知識,包括經絡脈訣、藥性彈詞、看病歌訣、湯頭諸歌等,并且輯錄了張介賓的“新方八略”和程國彭的“醫門八法”。
《眼科切要》:該書簡述了眼科50余種常見病,收錄了方劑130余首。
《幼科切要》:該書涵括了新生兒的常見病的治療方法,如風、驚風、胎熱、發熱等。
《痘科切要》:該書首列四十八字“察方字號”,次述錢仲陽、張潔古、王海藏、王節齋等醫家治痘大法與經驗,主要論述痘癥的病因病機與診治。
《外科切要》:該書主要論述癰疽、瘡瘍等外科病的治法,并附方100余首。
《奇方纂要》:該書首載五臟六腑辨證、中藥要略、問證等歌括;后為內、外、兒、婦、眼科等病證二十九門,收方200余首。
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
醫學六種(全二冊)
編著者:(清)屠道和 纂
《中華醫藏》編委會 編 江凌圳 主編
定價:1600元
ISBN:978-7-5013-8206-4
《醫學六種》十一卷,清屠道和纂,清同治二年(1863)湖北育德堂刻本。
屠道和(1803—?),字燮臣,湖北孝感人,生平不詳。
此集含《本草匯纂》三卷、《脈訣匯纂》二卷、《藥性主治》一卷、《分類主治》一卷、《雜證良方》二卷、《婦嬰良方》二卷。
《本草匯纂》:該書參考了多種本草文獻,加以融匯摘要,內容既系統全面,又精煉。共收載藥物500余種,根據藥性與功效進行分類,是一部在近代醫學家中能繼承前代經驗并十分重視以藥物功效分類研究中藥的突出作品。
《脈訣匯纂》:該書詳述脈法,包括脈法心要、四言脈訣、二十八脈、太素脈、奇經八脈等內容。
《藥性主治》:該書以藥物的性味和主治功能為分類依據,對藥物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闡述。
《分類主治》:該書將藥物分為溫中、平補、補火等30余類。每一類首先闡述其涵義,然后列出藥名、功用、適應證、配伍等項。
《雜證良方》:該書主要載述內科雜病及時病外感等60余種病證方治,選輯了多種有效的方劑。
《婦嬰良方》:該本書主要針對婦科經、帶、產、胎病證及治療,共載錄100余種病證的相關治療方法。
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
司命秘笈(全一冊)
編著者:[原題](唐)孫思邈 傳
(清)李守永 刪訂
《中華醫藏》編委會 編 江凌圳 主編
定價:800元
ISBN:978-7-5013-8207-1
《司命秘笈》不分卷,清同治四年(1865)揚州穆氏近文堂刻本,現藏上海圖書館。
孫思邈(581—682),陜西銅川人,歷北周、隋、唐三代。精醫藥,擅養生,其大醫精誠的高尚品德譽滿古今,被后世尊稱為“藥王”。著有《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李守永,生卒年不詳,于清咸豐十年(1860)加入民間道教社團龍川妙香社。
《司命秘笈》托稱紫塵孫氏應妙香社之請降筆而成,由妙香社虎覺、鶴超二仙逐次臨鸞傳示,成書于清道光二十二年至咸豐十一年(1842—1861),同治三年(1864)刊刻。包含《龍宮三十禁方》《華祖青囊外癥十方》《枕中秘要》三種。
《龍宮三十禁方》:該書詳細記載了內、外、兒、婦、眼、五官各種疾病,以及方劑30余首,具有選藥少而精之特點。
《華祖外癥十方》:該書主要論述外傷的治療方法,如金瘡、蛇毒、蜈蚣咬傷、凍瘡等。
《枕中秘要》:該書載述90余則醫案。
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
泉唐沈氏醫書九種(全二冊)
編著者:(清)沈靈犀 編
《中華醫藏》編委會 編 江凌圳 主編
定價:1600元
ISBN:978-7-5013-8208-8
《泉唐沈氏醫書九種》十三卷,清稿本,現藏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
沈靈犀,生卒年不詳,泉唐(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晚期醫家,生平不詳。
《泉唐沈氏醫書》約成于清光緒元年(1875),包含《傷寒分類集成》《傷寒摘要》《讀金匱要略大意》《中風簡要》《諸痹匯要》《痿證大要》《虛勞要則》《水氣指南》《溫病方書》九種。
《傷寒分類集成》:本書分類編注《傷寒論》條文,主要論述傷寒癥狀與治法,涵蓋《內經》六經形證及《傷寒論》六經脈證等。
《傷寒摘要》:本書主要輯錄了有關傷寒的醫學理論和實踐摘要,涉及傷寒大要論、手足十二經、六經臟腑表里、審證、死證、脈法等多個方面。
《讀金匱要略大意》:本書主要對《金匱要略》進行解讀和闡述。
《中風簡要》:本書討論中風的醫學理論和治療方法。
《諸痹匯要》:本書詳論痹癥病因、病機、癥狀及治法,強調辨證施治,如痛痹散寒,著痹利濕,風痹疏風燥濕,并視情況進行補火、補脾、補氣等。
《痿癥大要》:本書輯錄歷代醫著中有關痿癥的論述及其證治方藥,并加以注釋。
《虛勞要則》:本書輯錄了《金匱要略》等名著中有關虛勞證治方法,并加以選注,為后世提供了虛勞病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是研究中醫虛勞病的重要文獻之一。
《水氣指南》:本書輯錄了歷代醫著中有關水氣病的論述及治法方藥,并加以注釋,附以沈氏的臨證經驗。
《溫病方書》:本書集中討論了這些溫病的證治方法,強調了溫病學的理論,并提出了具體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用價值。
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
田晉蕃醫書七種(全六冊)
編著者:(清)田晉蕃 撰
《中華醫藏》編委會 編 江凌圳 主編
定價:4800元
ISBN:978-7-5013-8209-5
《田晉蕃醫書七種》不分卷,清光緒五年至十年(1879—1884)稿本,現藏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
田晉蕃(?—1930),號杏村,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祖籍四川,四世祖遷居紹興。田氏為舉人,官至內閣中書,兼精醫術,注重醫學名物訓詁考據。門人董金鑒傳其學。近代名醫楊質安,著名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皆與之交厚。子田寶祺,字春農,清光緒十四年(1888)舉人。
此集成于清光緒五年至十年,包括《醫經類纂》《內經素問校證》《醫稗》《名家雜抄》《田晉蕃日記》《中西醫辨》《慎疾格言》七種。
《醫經類纂》:本書對《內經》等醫學經典進行了節選編纂。
《內經素問校證》:本書廣泛征引醫學典籍、經史子集及文字音韻訓詁著作,對《素問》原文進行了嚴謹的校勘,辨析前人校釋之正誤,共計整理出校記400余條。
《醫稗》:本書內容多為醫話雜錄,田氏廣泛閱讀自漢晉至清代的各類書籍,涵蓋醫藥衛生、諸子百家、文史社科等領域,并隨讀隨記,從400余種典籍中精選出近千條有關醫藥保健、四時養生、本草藥性、單方驗方及飲食宜忌等內容,并分門別類進行了詳盡的敘述。
《名家雜抄》:收錄前賢及醫家悔疾格言。
《田晉蕃日記》:原缺。
《中西醫辨》:本書主要討論中西醫學的異同。
《慎疾格言》:本書匯集醫學格言,強調預防疾病的重要性。
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
正誼堂醫書九種(全一冊)
編著者:(清)王廷鈺 撰編
《中華醫藏》編委會 編 江凌圳 主編
定價:800元
ISBN:978-7-5013-8210-1
《正誼堂醫書九種》九卷,清光緒十二年(1886)稿本。
王廷鈺,生卒年不詳,字西岑,云南寶山人。曾任直隸河間府寧津知縣。家世業醫,尤推仲景學說。
本書成于清光緒十二年,含《醫林字典》《讀傷寒論歌》《外感傷寒證提綱》《諸痛證提綱》《喉癥類集》《時疫白喉捷要》《生產妙訣十六歌》《兒科痘證歌》《醫學心得》九種。
《醫林字典》:本書擇醫書中常見諸字,注音訓義,以便識病名、考經穴、察藥性。全書分為25類,共72條詞目。
《讀傷寒論歌》:本書編寫次序按黃元御《傷寒懸解》,歌訣依陳修園《長沙方歌括》分類編排,兼附王氏注文。
《外感傷寒證提綱》:本書摘編《傷寒論》中有關條文,引用楊士瀛《傷寒類書活人總括》等內容,分為太陽經證、陽明經證、少陽經證、太陰經證、少陰經證、厥陰經證及傷寒兩感證條文40條,予以詮注,并明示提綱。
《諸痛證提綱》:本書條列痛證辨證要領101則。其論諸痛每多切中病機,合乎臨床實際。對把握痛證辨治方法,有一定參考價值。
《喉癥類集》:本書分列總論、脈法、舌色,論述14種咽喉疾病,對纏喉風頗有發揮。
《時疫白喉捷要》:本書為張紹修《時疫白喉捷要》手抄本,是我國最早用“白喉”命名的疫病專著。該書首論白喉證治、次載驗方,提出消風解毒、引熱下行的治則,并創立“除瘟化毒散”“神仙活命湯”,此二方與“養陰清肺湯”并為當時的白喉通治方。
《生產妙訣十六歌》:本書共輯錄受胎、保胎、胎前禁忌、臨產、誤認產期、辨是產非產、辨各種間痛、正當臨盆用力、產后調理、產后血暈、產后胞衣不下、臨產交骨不開、難產歌、保全橫生逆產、驗死胎、安胎下胎藥方等16首歌訣,均為七言體,講述胎前、臨盆、產后注意事項、保養方法、治療法則及名方?。
《兒科痘證歌》:本書包括看痘法、用藥法、痘癥心法歌訣、治痘藥方等,末附麻疹證治。
《醫學心得》:本書為王廷鈺醫論18篇,包括《精氣神三大要論》《臟腑配合論》《火為一身之主說》等。
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
連自華醫書十五種(全三冊)
編著者:(清)連自華 撰
《中華醫藏》編委會 編 江凌圳 主編
定價:2400元
ISBN:978-7-5013-8211-8
《連自華醫書十五種》□□卷,清光緒十九年(1893)稿本,現藏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
連自華,生卒年不詳,字書樵,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名醫連寶善之子。以優貢生官于湖南,歷任慈利、興寧等地知縣,累官武岡知州,為官多惠政。得家傳,亦精于醫。子連文沖,官至內閣中書,亦以醫鳴。
此集成于清同治八年至光緒十九年(1869—1893),含《程文仿》《汪仲伊雜病輯逸》《脈訣訂真》《望診》《望診補》《證治針經廣證》《溫熱指南》《喉證方案》《京城白喉約說》《行余書屋醫論附醫案》《有恒雜記》《醫略》《寄京醫札》《示兒編》《讀婦科心法志疑》十五種。書后附《串雅內編》《串雅外編》《咽喉脈證通論》。
《程文仿》:《太醫局諸科程文格》為宋代太醫局醫官何大任整理、編輯, 逐級申報太常寺、尚書省, 最后經禮部批準, 于宋寧宗嘉定五年(1212)頒布全國實施的宋代國家醫學考試試題集。《程文仿》為連自華仿《太醫局諸科程文格》格式,對《內經》進行注解之作。實為連自華為兒子文沖親手整理的《內經》試題集。
《汪仲伊雜病輯逸》:汪宗沂(1837—1906),字仲伊,安徽歙縣人,近代國學大師,門出翁同龢。光緒二年(1876)中舉,六年中進士,二十一年加五品卿銜。少時勤奮,手披口誦,以夜繼晝,好醫學,兼通雜家。劉師黃賓虹為其作傳。《汪仲伊雜病輯逸》考證輯錄張仲景逸論46條、逸方23首,輯復補入宋本《傷寒論》中,以補方論之全。
《脈訣訂真》:本書為脈診專著。
《望診》:原缺。
《望診補》:本書補望發、眉、天庭、鼻、目之法。
《證治針經廣證》:本書選載三十種病證,闡述相關證治內容。
《溫熱指南》:本書即葉天士《溫熱論》(又稱《溫證論治》《葉香巖外感溫熱篇》)的手抄本。
《喉證方案》《京城白喉約說》:二書主要論述清同治年間北京預防、治療白喉要領。白喉病是一種由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連氏認為白喉應歸屬腦門,不在咽門、喉門,初起最好以膠筆刮之,有發斑者,外治用清涼吹藥,內治用透發涼藥,并逐一介紹白喉預防法、急治法、絕患法。急治法包括刮法、導熱下行法、涂天南星法、擦胸法、漱口法、開關法、刺法、吹藥法等。
《行余書屋醫論附醫案》:本書為連文沖學醫之隨筆,并載驗案三十余則。
《有恒雜記》:本書為連自華行醫雜記,載有臨證心得、方藥運用、藥物鑒別等105條,并附有女科類方、傷寒匯方。
《醫略》:本書為連自華隨筆數則。
《寄京醫札》:本書為醫案醫話集,含為慈禧診脈的經過,詳述慈禧病情、用藥等情況。
《示兒編》:本書為連自華隨筆數則。
《讀婦科心法志疑》:本書為連自華讀書筆記,主要有關婦科內容。
《串雅內編》《串雅外編》:為名醫趙學敏《串雅》的手抄本,為本草學專著。
《咽喉脈證通論》:本書為《咽喉脈證通論》的手抄本,是一部咽喉科專著,載述18種咽喉病證之治法,破具特色。
國家珍貴古籍叢刊
宋本南華真經(全二冊)
編著者:(晉)郭象 注
定價:240.00元
ISBN:978-7-5013-7446-5
本書屬于《國家珍貴古籍叢刊》系列之一。該系列圖書入選《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重點出版項目(第一批)》,按照“品種完整、注重普及、體現價值、避免重復”的原則,從第一至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選取時代早、流傳少、價值高、經典性強的五十種善本高精彩印出版,每種均請該領域專家撰寫導讀,促進古籍成果整理。《南華真經》又名《莊子》,是道教根本經典之一,為南華真人(莊子)所著,主要反映了莊子的哲學、藝術、美學與人生觀、政治觀等等。郭象是西晉玄學家,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對《莊子》進行注釋,并對篇數、篇次進行改造,編成了后世的定本33篇。本次選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刻本四色精裝影印,精美珍稀,實為珍本。
國家珍貴古籍叢刊
元本黃帝內經素問(全三冊)
編著者:(唐)王冰 注;
(宋)林億等 校正;(宋)孫兆 改誤
定價:360元
ISBN:978-7-5013-8579-9
本書為《國家珍貴古籍叢刊》之一,按照“品種完整、注重普及、體現價值、避免重復”的原則從第一至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選取時代早、流傳少、價值高、經典性強的善本高精彩印出版,現為第二批十種。《黃帝內經素問》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成書于戰國至秦漢間,它全面系統地總結了先秦醫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對后世影響深遠。《黃帝內經素問》所論內容十分廣博,除醫學外,還涉及古代哲學、天文學、物候學等方面,對指導養生、保健有重要作用。《黃帝內經素問》共八十一篇,最早的版本為金刻二十四卷本,現殘存十三卷,非全本。本次影印所用底本為元后至元五年(1339)胡氏古林書堂刻十二卷本,為現存十二卷本之最早版本,且為足本,彌足珍貴。
海峽兩岸古籍保護論著提要(1949-1999)
編著者:《海峽兩岸古籍保護論著提要(1949-1999)》編委會編
定價:320.00元
ISBN:978-7-5013-8111-1
本書收錄1949年至1999年間發表、出版的與古籍保護有關的論文和著作(不包括對古籍文獻內容的研究)提要四千余條,內容涵蓋古籍修復、古籍普查、古籍編目、古籍存藏,以及版本鑒定、古籍整理、古籍再生性保護等古籍保護的方方面面。提要著錄內容包括論著題名、著者、刊物及卷次、出版者、出版地、出版年、版次、頁碼等。書后附有題名索引及著者索引,便于讀者使用。
公共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與時代使命
編著者:程煥文 著
定價:198.00元
ISBN:978-7-5013-8308-5
程煥文教授一直大力倡導、宣傳自由、平等、開放、共享的公共圖書館核心價值觀,并積極推動民眾公共圖書館權利的實現與保障。本書是近年來程煥文教授有關這一方面論述的合集,既有在專業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也有在全國各地學術會議上的演講文稿,還有為同人著作撰寫的序言。
本書共分為八大部分。“世紀回眸”部分回顧了 20 世紀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歷程,總結其成就與經驗,并對其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權利覺醒”部分,既有對圖書館權利思潮十年發展的回顧與展望,也有基于新聞熱點對圖書館權利的思考;“時代使命”部分,討論了關乎圖書館生態和命運的部分頂層理念問題,如圖書館精神、圖書館價值、圖書館使命;等等。
書中的內容不僅比較系統地體現了程煥文教授的公共圖書館思想,而且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理念發展和實踐創新,從中可見新世紀公共圖書館發展的“中國道路”與“中國模式”。通過本書,不僅可一窺新世紀中國公共圖書館發展思想史,亦可將其作為指導未來中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指南。
溫州大典·檔案史料編·溫州市檔案館藏近代城市建設檔案選(全十冊)
編著者:《溫州大典·檔案史料編》編纂委員會 編
定價:3800元
ISBN:978-7-5013-8182-1
《溫州大典·檔案史料編·溫州市檔案館藏近代城市建設檔案選》輯錄20世紀二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末溫州城區(時為永嘉縣城區)的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的檔案1800余件6300多頁(溫州市檔案館1841件近6000頁、樂清市檔案館14件21頁、溫州市圖書館2種320頁),分為拆城筑路、公共建筑、園林綠化、水務環衛、市場管理、電力電信、建筑行業管理及其他(含消防與計時)八大類。該書不但呈現了溫州近代城市規模的擴張、城市形態的變化、城市經濟的繁榮,更是對溫州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國內融入全球這一重大轉變歷史脈絡的梳理、經驗規律的總結。這些檔案體現了近代溫州城市發展的獨特性,為溫州地方史研究及中國近代城市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史料支撐。
麥口
編著者:韓明智 著
定價:68.00元
ISBN:978-7-5013-8212-5
《麥口》是韓明智先生在其首部詩集《點亮的歲月》成功出版之后的又一力作。這部作品收錄了他近年來傾心創作的詩歌150余首。全書清晰地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輯“喊回的童年”。在這一輯中,作者仿佛穿越時光的隧道,以細膩且真摯的筆觸,將童年的種種美好與純真一一喚醒,讓讀者也能感同身受那份珍貴的回憶。第二輯“踩出的春意”。此輯里,作者以敏銳的感知力和獨特的視角,捕捉到了春天的氣息,將春意具象化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春日盛景之中。第三輯“走過的足跡”。此輯中,作者深情回望自身過往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那些奮斗的歲月、成長的足跡、收獲的經驗,都在他的詩歌中得以展現。韓明智先生在本書中,巧妙地運用詩歌這一藝術形式沉淀深厚的感情、凝結深邃的思考、感悟人生的真諦。每一首詩歌都仿佛是一扇窗戶,引領讀者走進作者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讀來不僅令人陶醉其中,更是頗具啟發意義。
魯迅版本書話(全二冊)(修訂本)
編著者:陳漱渝 姜異新主編;何巧云副主編
定價:128元
ISBN:978-7-5013-8081-7
本書為2004年版《魯迅版本書話》(全二冊)的全新修訂本,收錄陳漱渝、王錫榮、姜德明、朱正等專家學者研究魯迅作品版本的文章二十余篇,增加了二十年來魯迅著作版本研究的新成果,是有關魯迅作品版本的一次系統總結。全書根據內容分為八章:魯迅全集、著作版本、語文教材、翻譯紹介、古籍校勘、著作譯本、美術圖集、館藏著譯。書中配以大量魯迅作品書影,不失為一本圖文并茂、兼具可讀性與鑒賞性的研究魯迅作品版本的工具書。
近現代翻譯文學文獻目錄匯編(全七冊)
編著者:李金濤 主編
定價:5600元
ISBN:978-7-5013-8023-7
清末民國時期翻譯出版的外國文學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書系統收集這一時期編印的收錄有翻譯文學的文獻目錄百余種,系統收錄漢譯外國文學譯著、名家譯著以及文學刊物、圖書館、出版發行機構等編制的綜合性書目中的“文學類”或“文藝類”目錄。這些目錄為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比較文學、翻譯史、出版史等多個研究領域提供珍貴的一手資料,有助于進一步開展對外國文學作品早期翻譯傳播史以及翻譯家著述的研究,也能為民國時期文獻的保護、整理和開發提供有益幫助。
元和姓纂
編著者:(唐)林寶撰 趙萬里批校
定價:800.00元
ISBN:978-7-5013-8075-6
《元和姓纂》是我國古代譜牒之學的一部專著,因成書于唐代元和七年,故名。魏晉六朝至隋唐前期崇尚門第,譜牒之學大興。此書詳載族姓世系及人物,旁征博引,所用書籍資料包括古姓氏書、古代史籍以及唐代私家譜牒等,其中很多資料今天已佚失,僅賴此書以傳,所以《元和姓纂》是研究中古史不可或缺的史料。當代歷史學家岑仲勉先生結合了孫星衍、洪瑩、羅振玉等人的校勘成果,編成《元和姓纂四校記》一書。除此之外,李慈銘、余嘉錫等都曾對此書詳加批注。趙萬里曾過錄李慈銘、余嘉錫等人批注,并根據《永樂大典》對其進行批注,形成新的批校本。該批校本因私人收藏,并未在學界引起重視,此次將其雙色影印,以便學術界利用。
■ 文章來源: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編輯 | 鄧旭欣 監制 | 張頎 審核 | 弘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