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 931字
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風濕免疫疾病種類多,病因各異,實驗室檢查在風濕性疾病的診斷中占據重要地位。對于風濕疾病患者來講,往往病程長,用藥周期長,藥物副作用相對較多,定期門診進行相關復查,對了解自身疾病活動性以及監測藥物療效等有重要的意義。以下介紹風濕免疫疾病一些常見的實驗室指標。
血沉(ESR)
風濕疾病患者,病情活動時,血沉增高,但血沉增高不等于一定患有風濕病。血沉可隨著風濕病病情緩解而下降,可以作為藥物療效的判斷指標之一。但是,要注意一點,血沉不是病情活動的特異性指標,有時血沉與病情活動并不一致。
臨床意義
1、用于類風濕關節炎、結核、風濕熱等疾病的動態觀察。
2、用于某些疾病的鑒別診斷,如心肌梗死與心絞痛、胃癌與胃潰瘍等的鑒別。都是前者ESR明顯增快,后者正常或略有增高。
3、也可見于腫瘤、貧血等癥。
C反應蛋白(CRP)
C反應蛋白是炎性反應性蛋白之一,風濕病病情活動時C反應蛋白升高,與病情有嚴密關系。其他炎癥,如感染或外傷等C反應蛋白也會明顯升高。
臨床意義
1、某些疾病的早期判斷:如急性化膿性疾病、菌血癥、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
2、用于鑒別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前者CRP明顯升高,后者多正常。
類風濕因子(RF)
RF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有重大意義,陽性率達60%~80%。風濕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血管炎等也可以出現RF陽性。另外,某些慢性感染性疾病,也可呈陽性,如細菌性心內膜炎、結核等。但是,RF不是類風濕關節炎的特異性指標,RF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類風濕關節炎,而RF陽性也不一定就是類風濕關節炎,有文獻記載在正常老年人約有5%出現RF陽性。
臨床意義
常見于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可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皮肌炎等風濕免疫疾病。
抗鏈球菌溶血素O
也稱抗O,抗O升高提示近期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助于風濕病診斷,需結合患者年齡和其他臨床表現進一步確診。
臨床意義
1、ASO升高常見于A群鏈球菌感染及感染后免疫反應所致的疾病,如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猩紅熱、丹毒、鏈球性咽炎、扁桃體炎等。
2、少數非溶血性鏈球菌感染也可出現ASO升高:如病毒性肝炎、腎病綜合癥、結核病、結締組織病、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多發性骨髓瘤等。
3、ASO增高也可見于上呼吸道感染、皮膚及軟組織化膿性感染、A群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的敗血癥。
來源:西安市第五醫院
告訴小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